闻名中外的大诗人——*白居易*

家乡区县: 渭南市临渭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醉吟先生”,又称“香山居士”,唐朝下邽县义津乡津贤里金氏村(今临渭区信义乡上太庄村附近)人。唐大历七年(772)正月二十日,白居易生于父亲任职的郑州新郑县(今河南省新郑县)东部宅。他一生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八位皇帝,前后历官二十任,从政四十年,自校书郎开始,以刑书部尚书致仕。无论在朝廷为言官还是在地方主政,他都是为社稷着想,为人民办实事的清官。他勤奋笔耕六十载,创作诗词、文学作品共计3840首(篇),编成《白氏文集》75卷。在宋朝散失四卷,现存71卷,诗文3494首(篇),其中诗2672首,文822篇。怀念下邽所作诗文264篇(首),他的诗文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诗坛上是前无仅有的,他不仅是唐代有名的伟大诗人,也是一位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白居易自幼聪慧颖悟过人。他在《与元九书》中说:“仆始生六七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仆宿昔之缘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六岁时,跟随叔父白李康来到苏州,以自已的千古名句诗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拜见当时著名诗人顾况。顾况看了他的诗作,很惊喜。十七岁时,他离开苏州,随父亲白季庚来到衢州。他在父亲的教导下,诗艺更加成熟。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北方战事基本平息,二十岁的白居易告别父亲,回到离别数年的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符离集),和母亲相伴。他昼夜苦读,读得“口舌成疮,”笔耕不息,写得“于肘成胝”。贞元十五年(799)秋,白居易在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试作《射中正鹄赋》《窗中列远岫诗》,为宣歙观察使、宣州刺史崔衍所贡,往长安应进士试。次年中进士,时称青年才子。因年龄不足而没能授官。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三十二岁,参加了“拔萃科”考试,入甲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由于公务甚少,他每月乘船回家两次,写下了《泛渭赋》等诗篇。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四月,白居易参加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入第四等。但因出言太直,不得为谏官(有与皇帝直接说话的权力),而授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这时他结识了陈鸿、王质夫等人,经常一同游山玩水,钦酒赋诗。在谈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恋爱经过时,白居易以此为题材写下《长恨歌》这首有名的长诗。次年秋天,白居易调任京兆府考官,试毕任命为集贤院校理(管理秘书,图书等事)。十一月四日,翰林院派人带来五道制诰的题目,让他撰写制书。白居易写成的制书,符合皇帝旨意,第二天授翰林学士。元和四年(809)四月二十八日授左拾遗(谏官),仍充翰林学士。他在任上,励行“有阙必规,有违必谏”的职责,揭露了淮南节度使王锷大肆行贿,企图谋求宰相职位的阴谋。对国政,朝官有不当之处,他每每直言上书,言词激烈,宪宗多有不悦。暗喻崔群“使求自便。”白居易迫不得已上《陈情状》,以“臣母多病,臣家素贫”为名请求改授京兆府判司,结果授京兆府户曹参军(管户口,催租税等)。三年的谏官生活,使白居易深知统治阶级的奸诈和腐败。写下了《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等讽谕诗。元和六年(811)四月三日,白居易的母亲陈氏病逝于长安宣平里第,时年五十七岁。他遵礼丁忧,率家人扶灵柩回到下邽故里,写了一首《重到渭上旧居》。在为母守孝的三年中,他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深入了解农民疾苦,亲身体验农村生活。写下了反映农民负担重和赞杨农民善良品质的诗作《纳粟诗》、《村居苦寒》、《观稼》、《适意二首》等诗作119首。分两次在两年内把祖父、祖母、外祖母、父亲、母亲、四弟的灵柩迁葬在一起。率家人新建了紫兰寺。元和九年(814)冬,白居易丁忧期满,皇帝诏他再度入朝,授左赞善大夫职务。第二年,平卢(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节度使李师道密派中岳寺僧人,刺杀了宰相武元衡。白居易即刻上疏请捕杀刺客。但朝廷一些权贵借口白居易越位上书违规,唐宪宗听信其言,贬白居易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王涯复上疏污蔑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堕井而亡,白居易作《赏花》《新井》诗,有伤名教,不宜治郡,唐宪宗又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在此期间,他在庐山香炉峰之北修建了一座草堂。写下了《草堂记》。江州任职三年,白居易写了很多诗,著名的《琵琶行》就是其中之一。
元和十三年(818)十二月,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转升忠州(今四川省忠县)刺史,他很高兴。上任后,作了三年施政计划,干了不实事。最突出的是大规模绿化了城东山坡和东涧。元和十五年(820)正月,穆宗即位。夏,白居易自忠州诏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不久又升为主客郎中知制诰。这时其弟白行简亦诏回长安授拾遗官。每日消晨两人一同骑马,沿着通向宫廷的槐阴大道入阁早朝,这种兄弟同列近臣是很难得的革誉。长庆元年(821)夏,白居易加朝散大夫又转上柱国。这时河北一带兵祸复起,白居易屡上书论事,都遭到穆宗的驳回。他的政治策略得不到采纳,决定离开长安。
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上任后,首先遇到城区市民吃水困难、钱塘江洪水泛滥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他了解情况后,先实施疏浚城中六井工程,一方面清除堵塞之物,一方面整修井壁,解决了城区市民吃水问题。随后,又实施了增修湖堤的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若水暴涨,即与缺岸泄之;又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为泄洪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同时还可引水灌溉一千余顷良田,使庄稼旱涝保收。为了确保堤防安全和蓄水泄洪及时,白居易亲自草拟《钱塘湖石记》,把用水量、用水程序、管理方法、泄洪要求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有效地保护和充分利用了湖水资源,这是一个巨大的水利工程,当地人民为纪念他的功绩,称湖上的白沙堤为“白公堤”。长庆四年(824),白居易任期已满,召为左庶子分司东都。他在离开杭州时,把自已多年积攒的绝大部分俸禄留给了杭州府,作为公用经费的补充,使用了五十余年。临行时杭州百姓沿河而立,拦路相送,难舍难分,不肯离去。他感动地在《别州民》诗句中写道“……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唐敬宗宝厉元年(825)三月四日,白居易爱诏改任苏州刺史。在苏州,他提出了施政方针和具体落实措施。修建了从阊门(苏州城门)到虎丘(海涌山)七里长的道路(后来叫山塘路,又称白公堤)。堤下是一道宽渠,直通运河。白居易在堤上和渠里,栽种桃、李、莲、荷数千株,改变了这是的环境面貌,游人无不赞扬。次年九月,白居易因眼病久治不愈,免郡事休官。他临行的一日,河岸上欢送的人们扶老携幼,依依不舍,随行十多里。大和元年(827)春天,回到洛阳。三月征任秘书监,赐金紫,复居长安新昌里宅(今西安市铁炉庙与铁路新村之间)。冬天又奉使洛阳。次年春,白居易从洛阳返回长安,任刑部侍郎。
大和三年(829)春,白居易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他到洛阳后每日游于山水花木之间。与僧人谈禅说道。大和五年(831),白居易被诏为河南尹,此时他已没有心情再做官了。大和七年(833),白居易任太子少傅。这时官务不多,心情冷谈,他曾仿效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作了一篇《醉吟先生传》,历述他放浪于诗酒之间的生涯,从此便自号为“醉吟先生”。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春,白居易罢太子少傅。第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给半俸。从此,白居易脱去官累,在洛阳过着悠闲的生活。自号“香山居士”。会昌四年(844),他看到八节滩和九峭石经常撞翻行船,造成船毁人亡的严重灾难,心里非常难过,决定进行治理,使险途变通道。因此,七十三年的白居易倾自已多年积蓄,开凿洛阳龙门潭南边的“八节滩”,以利船运。完工时他作了《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题刻于石上。其诗云:“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夜舟过此无倾覆,朝胫从今免苦辛。十里口七 滩变河汉,八寒阴狱化阳春。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为纪念他的功德,今洛阳龙门东山修有白园,以供人们瞻仰。会昌六年(846)八月,这位一生勤政为民的官吏,大诗人与世长辞了,时年七十五岁。朝廷赠他右仆射。十一月,葬于洛阳龙门东边的香山上。1996年清明期间,中华白氏研究会秘书长白剑主持重修了白氏陵园。2000年4月,韩国白氏代表团60人,新加坡白氏代表团63人,印度尼西亚、河南、福建等地的白氏后裔代表先后来参加了拜祖活动。临渭区政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后成立了“白居易研究会”“乐天诗社”,出版了《白居易研究》《论说白居易》等书籍。在城区前进路北段兴建了“乐天商城”。渭南市命名环北路为“三贤大街”。渭南市地方志办公室出版了《白居易与下邽故里》。这些活动,有利于白居易等先贤的精神代代相传,激发人们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chenzhezhe
个人微博:http://weibo.com/525423316/home?wvr=5
人人网:http://www.renren.com/567809178/profile
个人百度:http://www.baidu.com/p/陈哲故事
开心网:http://www.kaixin001.com/home/?_profileuid=159599404&t=58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517661180
看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shaanxi/linwei.html
个人淘宝:http://zhongchengmaimai.taobao.com
个人网站:http://www.taobaoting.icoc.cc
渭南临渭区:http://www.linwei.gov.cn/zjlw/rwjg.htm

 

陈哲(2014-05-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