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布拉是哈萨克族最普及、最流行的一种拨弦乐器。弹奏时,左手按弦,右手弹拨,可以独奏,也可以为吟诗、对唱及各类习俗歌伴奏。这种乐器十分轻巧,音质优美。有的雕刻精细,镶嵌美观,由专门的匠人制作。哪里有帐篷,哪里就有冬布拉的琴声,哪里就有哈萨克的歌声。几乎每首冬布拉乐曲都有美妙动听的民间传说故事,弹唱十分动人。
乐器简介
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新疆的伊犁、木垒、巴里坤、博尔塔拉以及乌鲁木齐等地的哈萨克族聚居区,常可看到哈萨克人神情专注地演奏冬不拉,尤其在哈萨克族高度聚居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冬不拉几乎是所有家庭的必备之物。冬不拉艺术历经历史的积淀,主要由弹唱音乐、乐曲、民间舞蹈音乐、演奏方法与技巧、乐器与制作工艺五大部分组成。
民间传说
冬不拉是新疆哈萨克族人心爱的乐器,它的来历,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传说,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个残暴的可汗。与他一样凶狠残暴的儿子,在为他筹办50大寿前的一次狩猎中失踪,可汗命令王宫里的奴仆必须在三天内找到他,谁带来不好的消息,谁将会受到嘴里灌满鼎沸铝水的惩罚。
一个年轻的骑手在一棵胡杉旁发现了可汗儿子的尸体。可是,怎么向可汗报告这件事情呢?他找到了草原上最聪明的老牧人,请他帮忙出主意,老人苦思了好久,终于想出了办法:只要不用嘴说,就可以逃脱残酷的惩罚。只见他从房前的树上据下两块最好的薄木板,宰杀了自己的马,抽出马腿上两条长筋。
老人将薄板和长筋做成了一把神奇的乐器。带领寻找可汗儿子的仆役们纵马直奔王宫。来到王宫,可汗坐在他的宝座上,在宫殿的中央摆着一口装满鼎沸铝水的锅。“你给我带来了王子的消息吗?”可汗冲着老人凶残狂吼。老人拿出昨夜赶制的乐器对着可汗弹起来。
凄美的乐声如实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可汗听完暴跳如雷,要处罚老牧人,老牧人神情镇定的告诉可汗,发出声音的是我手里的冬不拉,如果要处罚就处罚它。
失去理智的可汗,命令武士处罚老牧人,老牧人拿起冬不拉唱起了心底埋藏已久的积愤。
老人的歌使仆役们个个抬起了头,宫廷武士挺直了胸膛,跟随着老人一起高唱。歌声像火山爆发,可汗顿时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他被愤怒的歌声吓得瘫痪了,从高高的王位上摔下来,摔进那鼎沸的铝锅里。这就是冬不拉的第一支歌,从此以后,草原上便流行开了哈萨克人民心灵的伙伴——冬不拉。
弹奏特点
冬不拉是一种弹拨乐器,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形式,虽音量不大,但音色却很优美。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奏。既可以用于自弹自唱,也可以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因它轻便,易于携带,非常适合于草原上迁徙不定的生活,深受哈萨克族牧民的喜爱。
冬不拉由或扁平或瓢形的木制音箱组成,琴杆细长,上嵌有八个或十个品位,按四、五度定弦,可奏和音。演奏注重弹与挑,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曲调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节奏多用混合拍子。
冬不拉的种类繁多,大都由整块松木或桦木凿成,雕刻精细,镶嵌美观。音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三角形,以近代诗人阿巴衣的名字命名,叫“阿巴衣冬不拉”;一种是椭圆形,以哈萨克的民间阿肯江布尔的名字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两种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琴弦用羊肠制成,多数为两根,也有三根的。现已改用尼龙缠钢丝弦代替了羊肠弦,并增加和使用铜质品位。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上面有8-10个品位,二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演奏这种乐器是哈萨克人民喜爱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他们用冬不拉伴奏,自弹自唱。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歌唱性有固定的唱词,旋律悠扬、宽广,而明快,擅长演奏哈萨克族民间的混合拍子,伴奏、合奏、独奏都能应用自如,是冬不拉弹唱艺术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
冬不拉弹奏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多端,尤其适合表現快速的乐曲。
冬不拉适合男女弹奏。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形式,演唱者自弹自唱,人们把即席作词演唱歌者称为“阿肯”,意即游唱诗人。
梧桐子网站连接:http://www.wutongzi.com/kan/xinjiang/tacheng.html
博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d158a80101owyj.html
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连接:http://abc.wm23.com/rubyoooo
微博连接:http://weibo.com/u/268129706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