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彤塔赞
明帝感梦,佛现永平;
月氏缘遇,罗汉东行;
远赴帝都,先达风亭;
宝地献瑞,筹建普彤。
赤砖通体,七宝凌空,
九级支提,五载竣工。
汉地佛塔,肇始南宫,
庄严肃穆,悠久堪称。
天灾损毁,代有修葺;
今逢盛世,重现繁荣。
[①] 传世的7部志书是:(1)[明]叶恒嵩修,刘濂纂:《南宫县志》(五卷),嘉靖十四年修,三十八年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2)[明]邢侗纂修:《南宫县志》(十三卷),万历年间修,现藏于国家图书馆;(3)[清]胡胤铨纂修:《南宫县志》(十二卷),康熙十二年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4)[清]周栻修,陈柱纂:《南宫县志》(十六卷),道光十一年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和河北省档案馆;(5)[清]戴世文修,乔国桢纂:《南宫县志》(十八卷),光绪三十年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和保定市图书馆;(6)[民国]黄容惠修,贾恩绂纂:《南宫县志》(二十六卷),民国二十五年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和河北省档案馆;(7)[清]佚名氏:《南宫乡土志》,光绪年间抄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佚失的3部志书是:(8)无名氏:《南宫图册》(二卷);(9)无名氏:《南宫县志》;(10)[明]卢风纂修:《南宫县志》(十卷)。参见河北大学地方志研究室编,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定:《河北历代地方志总目》,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本文中所引用3部《南宫县志》,就是上列志书中的(1)、(3)和(6)。
[②] 发现大量残损佛教造像的3处地点是:垂阳镇北慈达村西北河床、北胡办事处小关村群英湖北部湖底、仔仲镇后底阁村村西取土坑。后底阁村外的考古发掘迄今尚未结束。因河北省文物研究专家正在对数量众多的佛教造像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作者不便描述文物详情。
[③] 东汉首都应确切称作“雒阳”,其地理位置在今洛阳东15公里,本文中顺从今人之惯称,写作“洛阳”。
[④] 有关“永平求法”事件的考证,参见佛教史专家汤用彤先生所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14页。
[⑤] 关于东汉时期的州郡设置和东西交通路线,参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⑥] 参见徐金星:《洛阳白马寺》,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0页。
微博:http://weibo.com/2262292153/profile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262292153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xingtaiqiaoxi.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