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11月,广州大学获得各类科研项目7000余项,其中承担“973”项目、“86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450余项,省部级课题1200余项,合计获得外来研究经费10.3亿元。同时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24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泛函微分方程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团队入选2012年度教育部“创新发展团队计划”。
2011年,科技部公布国家“973计划”年度项目申报评审结果,由广州大学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的重大项目“近海重大交通工程地震破坏机理及全寿命性能设计与控制”获得本年度国家“973计划”立项,资助经费达3400万元。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的指导下,联合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等11家科研单位,成立了项目课题组;选取广东省的近海工程项目作为立项背景,并确立广州大学为牵头单位。
广州大学承担隔震结构设计的建筑经受强震考验。在2013年4月20日的四川雅安地震中,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在地震中表现出良好的隔震效果。经历强震后,建筑窗户的玻璃没有任何毁坏,建筑内部梁柱和墙构件都没有出现任何裂纹。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为澳门特区政府援建项目,由广州大学周云教授和吴从晓博士进行隔震结构分析与设计。
学术交流
广州大学为国家教育部批准可招收外国和港、澳、台地区本科生、研究生的高校。与国内许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校际、校所协作关系;不断加强校地、校企、校军合作;积极承办国际或全国性大型学术交流会议;积极开展对台、港、澳地区的科教文化交流,与多所港澳台地区大学签订了校际友好合作协议;学校先后与美、英、德、法、俄、日、韩等46国家200多所高校建立了协作关系。学校已成为广东省与国际及台、港、澳地区科教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2008年12月,学校与台湾淡江大学合作成立“工程结构灾害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创新两岸高校科研合作新模式;同年,学校还专门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大力拓展留学生教育。2010年10月,与意大利凯蒂大学进行全方位合作。2010年10月,与法国国立科学技术与管理学院(CNAM)签署合作协议。2010年11月,与屏东教育大学达成联合成立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的意向。2011年3月,与高雄师范大学签署学术交流合作协议。2011年3月,生命科学学院与京都大学综合博物馆签署交流协议。
2011年4月,与加拿大约克大学、西安大略大学和新布伦瑞克大学等三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2011年4月,举办非线性经济动力学与金融市场模型国际会议。2011年5月,举办国际高等教育论坛。2012年12月,与美国卫斯理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办学意向。
校园文化
校训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校歌
云山珠水,羊城堂皇,广州大学,在此一方。传承五校薪火,崛起谷围岛上,崇德崇实崇真,自信自主自强。啊,百舸争流,我们奋楫直上!莘莘学子,走向五洲大洋。博学笃行,与时俱进,追求卓越,共创辉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