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秀友陈莎,下面给大家介绍的是周至县二曲镇。
二曲镇地处周至县城东半部,是县、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交通便利,310国道穿村而过,108国道纵贯南北,西宝高速、陇海铁路隔河相望,咸阳国际机场近在咫尺,地理位置优越。二曲镇既有典型的节水农业,经济作物以花卉、林果、蔬菜、中药材为主。又有发达的商贸服务业,工业基础也较为雄厚。
周至县二曲镇发展概况:二曲镇二三产业起步较早,集体企业发展迅速。支柱实体有:镇东建筑工程总公司,三级资质,本县建筑行业龙头企业;镇东联合医院,西北地已首家村级综合性医疗机构,位列本县医疗卫生行业三甲;镇东大酒店,本县餐饮业领军者之一;幸福桥综合市场,“省级文明市场”五连冠周至唯一得主等等。全村集体企业年创产值过亿元。二曲镇街巷整洁,给排水、照明设施齐全,村容村貌良好。村风正,民风淳,遵纪守法、与人为善;崇尚科学、重视教育;甘于奉献,热心公益;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良好风气已蔚然形成。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世纪之初的二曲镇将继续以发展为主题,以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兴村富民,建设宽裕型的小康村为总体目标,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培育招商载体,为开放、开发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村城内工在建设占地54亩的大型摩托车、花卉专业市场。
周至县二曲镇汉代古墓:周至县二曲镇淳风岭附近一基建工地发现一座汉代古墓后,2007年6月2日这里又陆续发现了3座,经工作人员初步分析这里是一个汉代墓群。周至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据工作人员介绍,23日下午淳风岭附近的基建工地发现了一座古墓,周至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立即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当天古墓中出土了27枚汉代五铢钱以及2个弩。这个墓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在墓葬中有3厘米的白灰层。昨天发掘的古墓长4.2米,宽1.7米,这是目前在周至县发现的最大的汉代古墓。在这个古墓中发现了一个佩剑、2个弓箭弩机以及精美的陶罐、釉仓等,随后工作人员又在附近发现了两座汉墓。经工作人员初步判断,这里应是一个汉代墓群。这次发现的汉代古墓群,对研究汉代的葬俗、礼制、文化都有很高的价值。
周至县二曲镇医疗卫生事业:二曲镇以开展新型乡村合作医疗为契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牢牢把握机遇,从四个方面推动乡(镇)村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建立和完善新型乡(镇)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资金监管和审计,确保资金到位和安全。科学制订和调整补偿方案,使合作医疗基金利用最大化,不断提高农民的受益水平和扩大受益面。2007年,全县参合农民28.68万人,参合率83.68%,参合农民受益2.79万人次,共获医疗补偿1056万元。
二是认真组织实施乡(镇)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按期完成建设任务,落实建设资金,严格资金使用,建立追踪问效机制。2007年,该县11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获得国债资金支持并全部开工建设,总投资585.63万元。
三是加快乡(镇)村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逐步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合理确定乡镇卫生院收支标准,建立地方财政对卫生经常性经费保障机制。
四是大力加强乡(镇)村卫生队伍建设。该县卫生系统认真分析医疗发展趋势,抓好人才的培训工作,大力宣传基层卫生院,提高医疗业务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让群众在最近、最便宜的医疗机构看病。
周至县二曲镇特色产业:在周至县二曲镇以南,周广路三公里以西有个挂面村—北辛头村,因家家户户都生产“福满香”牌手工系列面条而成为二曲镇的特色村。该村生产的福满香牌手工系列面条,是根据古代流传在民间的传统工艺,研究改造精制而成,工艺流程精密,流水线制作。全套工艺分为:和面、破条、导条、上杆、开条、上架、拉条、开面、滚面,共十道工艺。连续在24小时内人工完成。每人每天做面条10公斤。此面,面细如丝、内部空心,入口柔、软、滑、筋。产品已经形成六大特点:手工精致、面条空心、发面制成、极易煮熟、易于消化、口感独特。只需要煮1-2分钟即熟,特别适宜于老人、小孩和病人食用,是居家生活及馈赠亲友之佳品。目前,已远销省内各大市、区、县,产品供不应求。
二曲镇为周至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437522810/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437522810
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chensha1231
梧桐子家乡代言网站(周至县):http://www.wutongzi.com/kan/shaanxi/zhouzhi.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