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诞生地,中华情诗源,神奇处女泉,水韵秀洽川!
1995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洽川风景名胜区,200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堪称中华一绝。景区位于县城以东20公里的黄河西岸,面积165平方公里。景区内有黄河流域最大的芦苇荡(10万亩)和最大的湿地保护区(15万亩),白天鹅、丹顶鹤、黑鹳、大鸨等百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景区的7处瀵泉天下独有,其中"处女泉"最为神奇,人入水不沉,泉涌沙动,如绸佛身,如沙浪浴,是名符其实的"华夏一绝"。"万亩芦荡,千眼神泉,百种珍禽,十里荷塘,一条黄河,秦晋相望",是洽川风景名胜区的真实写照。观洽川景,游处女泉,住农家院,享农家乐,拥抱母亲河已成国内外游客的神往。
风景区依地貌特点分为五个景区:东有黄河滩涂景区;中有田园风光景区;西有山岳风光景区;北有抽黄工程景区;南有青年防护林带景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历史遗迹和现代工程呼应,互为映衬、浑然一体。
洽川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启就把他的支子封到此地,称“有莘国”,简称“莘国”。 黄河自禹门口翻涌而来,横贯十里洽川南北,滔滔奔流,荡舟黄河,划船垂钓,游泳击水,不仅可以饱览秦晋风光,更有飘飘欲仙之感。游人随时都能倾听湍急的水声,观赏飞溅的浪花,领略母亲河恢宏的气势。从洽水溯水北上1小时便可瞻仰史圣的风采,顺水南下1小时就能饱览华山的险峻。
广袤的草滩,葱郁的林带,连片的鱼塘以及丹顶鹤,大天鹅等珍禽,嬉戏洽川。号称国内扬程最高,流量最大抽黄工程为景区凭添了强烈的时代气息。
这里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又受秦岭、中条山、黄土高原所形成的潼关风口影响,四季分明,冬春易旱,夏季炎热,秋雨连绵形成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常见植物群落有芦苇、碱蓬、水蓼、柳等天然植物群落,亦有少量人工栽培的杨柳等树木。区内水草丰满,使水生、两栖爬行类动物种类繁多。据初步调查,区内有脊椎动物27目53科110属140多种,还有昆虫 洽川风光-国画谭翃晶作品
120余种。虾、螺、蚌、蛇、蛙、藻类及微生物,为野生水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形成湿地特有的生物链。
洽川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点是:迷人的黄河河滨自然生态环境;神奇的华夏绝景---瀵泉奇观;珍稀鸟类栖息的天堂;古朴的黄土峰林地貌; 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景区依地形地貌特点分为5个景区: 东为黄河滩涂景区,中为田园风光景区, 西有山岳风光景区,北有东雷抽黄工程景区,南有黄河林带景区,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历史遗迹与现代工程呼应,互为映衬,浑然一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洽川风景名胜区共30余公里,乘船北可达司马迁祠,南可到 “金锁潼关”。黄河滩生长着茂密的芦苇,鱼虾丰富,憩栖着珍稀鸟类丹顶鹤、天鹅、大鸨、灰鹳等。
瀵泉是洽川景区特有的奇观,共有七处:处女泉、夏阳瀵、王村大、小瀵、渤池瀵、熨斗瀵、西鲤瀵。瀵水温度常年保持在29--31摄氏度,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 元素,经常洗浴,可祛病强身,益寿延年。“瀵”在《新华字典》中为此专用。瀵泉边绿柳成荫,红荷映日,沐浴垂钓,游人如织,湖光山色,景色迷人, 素有“小江南”之美称。风景区西部的黄土塬在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凿下,形成了奇特的黄 土峰林地貌,与黄河湿地鲜明对照,天柱山一柱擎天,莲花山群峰似莲 瓣环绕,金凤山展翅欲飞。渭北名胜福山一峰耸翠,万柏环青,殿堂、楼阁、牌坊 错落有致, 儒、佛、道三教和睦相处,前人曾有“天开一峰,秀夺终南”的赞语。景区北端的东雷抽黄工程,为现代化的引水提灌设施,以其高扬程、高含沙量、大流量三项综合因素,著称于世。此处建有观 鸟台,是观察黄河及各种珍稀鸟类的绝好去处。
洽川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清乾隆三十四年,关中名士许秉简在《洽川记略》序言中称“洽阳古莘园地,山有飞浮之异,水有神瀵之奇,大河浩荡,又自龙门环绕之,人烟辐辏,庐舍之屯,花鸟航舟之胜,不殊楚越,盖名区也。以故古帝高辛殒于斯,有商阿衡耕于斯,三代圣母诞于斯,子夏设教志于斯,达摩西游憩于斯,其他学士、大夫、孝子、贞节延于斯者,累代不绝。《诗经·大雅》中“关关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