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七里河

家乡区县: 邢台市桥东区

 

传说

邢台七里河全长95公里,源于邢台县西部太行山的马跑泉。旧志载:七里河“源出城西北九十里黑龙关东口之马跑泉”,“马跑泉城西北九十里,七里河之源也。”据传,有位姓穆的将军,带兵与吴军作战,由于人困马乏,逃到黑龙关东口,穆将军的战马跑地出泉。将士们饮用了甘甜的泉水,精神大振,士气倍增,将吴军战败。自此,人们将该泉称之为马跑泉,也有人叫马蹄泉。

马跑泉自西向东,常年自流不息,水质甘甜,沿途又有沟岔支流汇入,水量越来越大,就形成了一条河。该河上游常年有水,但到黄店、姚平一带,便潜入地下,暗流45里到了城南8里百泉一带喷涌而出。这45里,除汛期外,常年干涸。原因自然是地质结构所致。然而在当地却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说是有一次,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骑驴南下,走到姚平村北七里河处,一伙村妇在河边洗衣服。张果老的驴来到河边嗷嗷直叫,不肯喝水,也不肯过河。张果老觉得蹊跷。他转过身来,定神一看,发现原来是那伙村妇在河里刷洗脏物,把河水染污了。张果老一气之下,将河水打入地下。这时河神出来拜见张果老,恳求大仙指路。张果老略加思忖说:“水呀水呀莫发愁,45里以后再抬头。”河神听罢,钻入水中,一直暗流45里,到城南百泉一带又钻出地面,出现了无数的自流泉。其中,一处最大的泉,被人们称为百泉。人们在泉旁立户建庄,就有了“百泉村”。

百泉常年喷珠吐玉,自流不息,经葫芦套、鸳鸯水,又流入七里河。因此,自百泉往东也叫百泉河,后统称为七里河。百泉往东这段七里河,过去常年水流潺潺,下游的人们纷纷引用河水灌溉农田。由于水源丰富,百泉周围及下游苇田、稻田颇多,是当地人民群众的重要经济收入。百泉一带也成为名符其实的华北江南,鱼米之乡。

七里河往东至邢台县的河会村就一分为二。一支向东南流入南和县界的里河,另一支向东北流入任县的大陆泽。由于是两支河的汇合处,所以就有了“河汇村”。因这里农历三月十五日立了庙会,后才演变为“河会村”。该村人口四千,是邢台县的第二大村。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Y_tong

微博:http://weibo.com/u/5052266175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052266175

梧桐子我的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xingtaiqiaodong.html

 

Perfect(2014-06-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