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哈达铺中学

家乡区县: 甘肃省宕昌县

   在宕昌县哈达铺镇东北角有一所闻名遐迩的哈达铺中学,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冉冉升起……  宕昌县哈达铺镇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休整过的地方,是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哈达铺中学,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农村完全中学。

   近年来,学校秉承“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坚持以改革求发展,建立和健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校内管理机制,使办学实力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同时学校的面貌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校学生由2001年的854人增加到2006年的2063人,其中高中在校生数由2001年的145人增加到2006年的533人。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2063名学生,其中初中部1530人,高中部533人。现有教职工120人,专任教师114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16人,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学校占地面积32920平方米,建筑面积4736平方米,现有教室30个,体育场地6700平方米(现已征地20亩作为体育场地建设)。学校藏书50000余册,拥有师生林58亩。学校坚持走勤俭办学之路,自筹资金建起了微机教学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等,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学校坚持“造就高素质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创建示范型学校”的奋斗目标, 2003年高中共毕业30名学生,有26名学生考入高校,其中有4名学生考入本科,1名学生以全区理科第13名,全县理科第1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兰州大学。2004年高中共毕业56名学生,有38名学生考入高校,其中有4名考入本科,1名同学以全县理科第3名考入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高中共毕业100名学生,有70名学生考入高校,有7名学生考入师范类本科。2006年共毕业130人,考入本科12名,高职专科60余人。

 

 

   在德育工作方面,充分发挥“长征纪念馆”的教育优势,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落实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智育方面,不断引进“参与式”教学的新思想,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全面发展。在体育方面,不断发挥篮球、中长跑等传统项目优势,开辟“女子垒球训练”基地,并常年坚持开展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活动,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体育人才。2003年,学校女子垒球队为省女子曲棍球队输送了3名合格队员,2004年4月,学校女子田径队在全市第六届运动会上,为宕昌县夺得了3枚金牌和1枚银牌,全县团体总分的68%为该校队员取得。在2005年10月召开的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该队又为宕昌县夺得4枚金牌、2枚银牌和4枚铜牌的好成绩。

   近三年来,共有158人考入高校,升学率由2000年的5.8%上升到2005年的70%。2002年学校在全县教育目标综合考核中荣获第一名,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教育局评为先进学校;2004年在全县教育目标考核中,初中名列全县第二、高中部名列全县第一。2004年被教育处评为陇南市“文明校园”,同年又被省体委授予“全省业余体育训练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学校荣获宕昌县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

    采访中柳校长强调,学校以建设一支“团结向上、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为目标,重视师德和校风建设,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激发广大教师的内在动力。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规范每一个言行”,学校各项工作都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出发点,在动态管理中稳定和优化教师队伍。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师德好、教风严、风气正、干劲足的教师队伍。

期待@梦转(2014-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