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酒的酿造历史(一)

家乡区县: 湖北省谷城县


历史背景
客观的说,无论石花街酿酒历史多么悠久,酒的品质多么优良,石花酒尚未形成真正的 “ 石花 ” 概念。在此前的各种文史记载中,对石花酒的称谓一直无定名。如史书记载楚庄王当政时,石花酒曾被选作贡酒,但当时的石花酒还是被称为 “ 石溪双泉 ” 。谷城县志和镇志均记载了楚庄王赞誉石花酒的诗文,诗曰:“ 双泉液兮琼浆,醇芳袭兮甘柔,玉斛倾兮寿康,祈国兴兮民强。 ” 西楚霸王项羽、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在石花街作英雄豪饮,亦未明确概定其酒名。真正让石花酒形成风格和品牌的还是清末一位黄姓江西商人,这位黄公富有传奇性的经历又为石花酿酒历史增添了色彩。
这位黄公从江西随父亲辗转到石花街主要以经营山货为生,经常从水路往返汉口和石花之间。一日,黄公又到汉口送货,一天劳累之后天色将黑,路过一家汤圆店门口时被香甜扑鼻的汤圆吸引,再也挪不动脚步,便歇了担子蹲在汤圆店门前喘气,汤圆店主便极力怂恿吃一碗汤圆。早已饥肠辘辘的黄公面对香味四溢的汤圆心里是七上八下,有心吃一碗,却舍不得腰里好不容易才攒起来的一锭银子,在又冷又饿的情势下,经店主的再三劝说,终抵不住满锅鲜美汤圆的诱惑,决定吃上一碗。付钱时拿出那唯一的一锭银子,小本生意的店家却找不起钱。这时,汉口街上已有卖彩票的,店老板就怂恿黄公也去买一张彩票,说是让他去碰碰运气,其实是要他把银子换开。老实巴脚的黄公就真的去买了一张他根本不知是何物的彩票,没想到就是这张彩票竟从此改变了货郎黄公的命运——他在不经意间买的那张彩票竟中了头奖!在兑奖时,卖彩票的老板不想付现银,就用一船积压的盐抵了货郎黄公的奖金,为人厚道的黄公经不住人家好言好语,心想也是意外之财,也就接下了这船盐。那知,船一出汉口只有一日,就爆发了军阀之间的战争,市面上盐就开始上涨,价钱一天一个样的往上窜,等黄公千辛万苦把盐运到石花街,一船盐竟变成了三船盐的价钱。
挑了多年货郎担未能发家的黄公由此感叹:刻意求财财不至,发家全在无意间。这种人生转折使黄公从中悟出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却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的一种经营之道:凡事不以赢利为目的反能赚钱,处心积虑求财者最终却为钱所伤。在这种经营理念的支配下,这个江西来的外乡人以诚信公正为本,用一种顺其自然的方式实实在在地做着生意,收山货、收毛皮,把毛皮、山货运到汉口,再把盐、布匹和日用杂品运回石花街,那时的石花街辐射房陵州、均州及陕西安康一带,货物吞吐量极大,没几年黄公就在石花街成为家产万贯的富商。
钱多了,黄公就想到扩大经营范围。当他看到石花满街的小酒坊和当时正在蓬勃兴起的酿酒业,便用经商积累的银子将建在“双泉井”上的大酒坊买了下来,然后遍访天下名酒槽坊,从山西杏花村请来清香型酿酒师傅大刘和二刘。将当地小酒坊简单酿造工艺加以改进,将原来的双泉井口扩大,用青石条砌成井台,建成了马拉式自动翻水井,并确定将高粱作为蒸馏主要糁料、将大麦豌豆作为制曲主料;摸索出了地缸深池发酵、地窖低温贮存等一系列规范的酿造技术,探索出贮藏期决定酒的质感口感和营养的原理,使白酒酿制技术日臻完善。

(2014-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