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建设伏羲祠。
史载人文始祖、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生于成纪(甘肃天水),都于宛丘(河南淮阳),画卦于蔡水之滨(河南上蔡),葬于陈(淮阳 古称)。淮阳和上蔡为伏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两者有许多 相同、相近、相似、相合的民间遗存和传说。明•杨埙《蓍草台记》“上蔡,古建侯之国也。由东门不二里许,有水一脉,萦纡委折,东流三十里,注于洪河。旧有元龟,素甲缟身,浮游其中,故名曰‘蔡沟’。适沟强半,有台窿然临于沟北。台之四周方广二十顷。蓍草丛生其间,首若龙矫,尾若凤翔,盈于台畔,伏羲氏作,取而筮之,以画八卦之变,故名曰‘蓍台’。又于其西北为八卦台,后人建白龟庙于台上,以祀元龟之神。其创始岁月漫不可考,意者唐,虞三代之旧欤。”
上蔡县塔桥乡白圭庙村现有伏羲画卦于蔡水之滨遗迹三处:白龟庙(原为伏羲庙,又名白圭庙),画卦台(又名画卦亭,八卦台,蓍台)、蓍草园。
白龟庙宋时称羲皇城,明时称羲和寨。盛时建有6万平方米的一庙一城,东西宽800米,南北长1200米,内有伏羲大殿、三皇阁、钟鼓楼、东西廊房、碑画廊亭等,城外有东、西凤凰台(传伏羲画卦时有凤来朝,盘旋左右,栖于亭前)、戏楼、市埠等。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赐田20顷祭祀,派礼部督理,声名远播四邻诸省,其影响远大于淮阳太昊陵。现尚有画卦亭,接官厅、东厢房。
画卦亭现存于塔桥白圭庙粮所内北半部,白龟庙西北边,为八角二层建筑,传为伏羲氏在此多次用祥现的白龟龟甲、蓍草画卦。后演成后天八卦。实为“易学”之源地。
此处最聚人旺的当数白龟和蓍草。史载白龟多游现于蔡水或白圭庙村左近,近年亦有发现。上蔡古时为蓍城,因蓍草而得名。史书载:著草“上有白云覆之,下有灵龟守者焉。”传说此草可驱凶避邪,招祥纳福,《神农本草经》和李时珍《本草纲目》均把蓍草列为药中上品,世称祥瑞神草,历代列为贡品。汉时蔡邕曾亲书“蓍草园 ”。此碑毁殁。
此三处遗址在民间影响颇大,民谚:“到上蔡算卦,到淮阳烧香。”很有开发潜力。修缮和扩建一是要科学规划,先建八卦亭、蓍草园、白龟池。前期如有少量投入(也可吸引民间投资),即可吸引人望。蓍草园可兼收各地蓍草于一园以成大观,白龟亦可向各地征集。二是逐步复建钟鼓楼、三皇阁、伏羲殿、碑廊等,粮所粮仓下尚有十几通老碑可用。三是建戏楼组织庙会,与淮阳形成南北庙会的不同格局。四是成立伏羲文化研究会。
此处的开发可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分步实施。
――开发明朝顺阳王墓。
明顺阳王墓是目前我省发现的最大明墓葬,为研究明代王室墓葬提供了实物,弥补了《明史》遗漏与误记。此墓距县城南3公里开龚路东金井吴村西北角。其地下墓室为青砖砌成,南北长约15米,东西宽约12米,为三进四合院,保存基本完好。所出墓讠志 铭、面缸现在文管所露天堆放,其它金、银、铜、瓷、珠宝玉器现在文管所或银行。
因与李斯墓和李斯故里李斯楼村东西相距仅一公里,几分钟可到,应并入李斯陵园景点之一。
前期开发只需雇人把墓室中淤泥清除干净,把一部分发拙物品复原于墓室,在地面上用砖砌一个明代宫室式院墙,修一个大门即可。
后期可修地面附设建筑,如斋室、上香房等;地下墓室可仿照发掘时的布局复制原貌。如三道大门、东西耳房及主墓室棺椁等。
――成立“上蔡历史文化研究会”。加强对上蔡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和挖掘。上蔡地杰人灵,名人辈出,除李斯外,还有许多彪炳青史的名人雅士。
一是孔门六贤。孔门七十二贤,上蔡得六,即漆雕开、漆雕从、漆雕侈、漆雕凭、曹卹、秦冉,此六人在唐、宋时皆被追封为侯,漆雕氏皆为华陂人。漆雕开,字子苦,一生习学《尚书》不乐士进,《论语》记载:“子使漆雕开仕,对日:‘吾斯之未能信。’子悦。”可见,“其器不安小成。”孔子死后,儒分八派,漆雕开为八派之一,著有《漆雕子》十三篇。唐追封为滕伯,宋封为平舆侯。华陂镇原有漆雕开墓现已毁殁。
二是理学大家谢良佐。谢良佐(1050-1103),字显道,北宋著名理学家,上蔡学派创始人,后人称其为谢上蔡或上蔡先生,师从程颢、程颐,与游酢、杨时、吕大林同为“程门四子”。被推为“洛学之魁”,是理学向南方传播的主要人物。著有《论语说》、《谢上蔡语录》,开“三教合一”先河,在中国古代理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朱熹为其门人,在谢良佐学说基础上另创“汉上学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 上蔡八景”之一的“景贤书声”即与谢良佐相关。古蔡城南门曰“景贤门”。其外为景贤关,关内有谢良佐祠,宋元时期为上蔡书院。其祠坐北朝南,亭、台、楼、阁,松柏掩映,占地20余亩。传说明上蔡知县郎兆玉,一日夜闻书声,信步循声至谢夫子祠,但见夫子塑像,书声顿息,复出,书声又起。郎兆玉甚为惊奇,遂筹资将夫子祠重修一新。其祠后来成为河南四大书院之一。现已毁殁。
三是著名政治经济学家桓宽。桓宽,字次公,西汉宣帝时任为郎,官庐江太守丞。他将昭帝时盐铁会议上桑弘羊和贤良、文学就盐铁官营等问题的辩论集成一书,名《盐铁论》共六十集,逐成大家。
四是纯儒循吏张沐。张沐(1630-1712),字仲城,号起庵,清代著名理学家,曾先后任内黄、资县知县,为政清廉,勤政为民,调离内黄时,内黄人民攀辕相阻,建生祠祭祀。离任资县时百姓树“去思碑”。辞官后,先后主讲于上蔡书院、天中书院、嵩阳书院、游梁书院,清时被誉为“汉之江都(董仲舒),唐之昌黎(韩愈)”其一生著作颇丰,达23部之多,张沐具有丰富的方志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晚年修撰《上蔡县志》、《开封府志》、《河南通志》三部志书。他的观念和理论对清乾隆时期的方志学家具有极大的影响和启发。
五是探花程元章。程元章(1683-1766),字冠文,号坦斋。康熙六十年会试,中一甲三名进士,即探花。曾任翰林院编修、福建学政、浙江布政使、浙江总督巡抚、漕运总督、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兵部左侍郎等职。雍正皇帝认为元章“得大臣体赐书褒奖。离任后,曾赴京参加皇太后70大寿贺宴,乾隆亲书“颐和洛社”相赐。
六是汉“通明相”翟方进。翟方进(?-前7年),字子威,幼多坎坷,后从博士习《春秋》,数年后迁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纠察事务符合条令,甚有威名。成帝永始二年,任丞相,封高陵侯。方进智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以儒雅缘饰法律,号为“通明相”。
七是南宋右丞相朱胜非。朱胜非(?-约1146),字藏一。崇宁年太学生。靖康元年(1126)任应天府知府,在金人攻陷汴京后,靖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建炎三年(1130),随高宗至临安建都,后护高宗平息叛乱。绍兴二年(1132)入为侍读。不久再拜为右丞相。晚年监修国史,因与秦桧有隙,桧执政,废居8年而卒。谥为“忠靖公”,著有《闲居录》传世。
这些名人雅士,故居多无遗存,官声政绩记述不详,著述上蔡本身已难寻觅,但仍不失为名垂青史的人物,加强对他们的研究和挖掘,对促进文化暨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适当的时候可出宣传品,树纪念碑或建名人园。可在博物馆或李斯故里建古蔡名人画廊介述其事迹,收集整理其著述书籍等。
――加强对“万佛塔”和“光武台”、“厄台”、“问津处”的开发可行性研究。
东岸塔,又名万佛塔,武则天证圣年间建,高约十丈,六角十三层,外墙布满佛像,故名万佛塔。其旁为祥符寺,传为宋祥符年间建,或为宋时将唐朝佛寺易名祥符寺。
光武台位于东岸乡杨庄村东,高4米左右,南北长约90米,东西宽约60米,传为东汉光武帝所筑。其上现为杨庄小学。据考,光武台为龙山文化和汉文化遗址。
厄台,在现蔡沟乡蔡河(今黑河)南岸,孔子周游列国,厄于陈蔡之间,居蔡三岁之受困处。汉时人们尊孔崇圣,在厄台上修建庙宇,谓文庙。蔡邕曾撰写碑文,曰:“北距陈界十八里,西距蔡城六十里有厄台……”厄庙又称文庙,占地9亩余,正殿名曰大成殿,内塑孔子坐像,傍伴“十哲”。其前有礼殿,后有启圣宫,左有文昌宫、尊经阁,布局严紧,规模宏大,每逢庙会,香客云集。现今,其地只有传为孔子手栽的银杏树一棵,唐时火焚枯死,树中新生一树,明时复遭雷击,其外又包生一树,历经沧桑,几度枯荣,蔚为千古奇观。明人曾写有“华夏风烟乱武津,但留圣迹忆天心。厄台七日弦歌古,银杏千年岁月深”的七言绝句。
现在,这棵老银杏树,在蔡沟二中院内,仍枝繁叶茂,状若华盖,主干直径一米多,吸引着百里香客来此膜拜瞻仰,令不少国内外学者叹为观止。
问津处。据考《四书•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中的子路问津处,在今黄埠镇蔡埠口处,原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笔手书“子路问津处”石碑一块。
此四处遗址已被损毁,若恢复,重建需加强研究论证,可先行在遗址处树立标志牌,以昭示后人,为后续发展作好准备。
――抓好包括重阳文化在内的古蔡文化“六个一”精品工程(一句经典外宣语、一首名歌、一本外宣书、一部上蔡史话、一部宣传片、一本摄影作品集)。以精品生产促进对外宣传,吸引省、市外的学者、艺术家来上蔡采风、创作。
――整体开发方案。根据目前文化暨旅游产业发展形势,结合我县实际,本着“抢占先机,适度超前,加强研究,科学论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近期、中期、长期三步发展。
近期。三年内建成上蔡县博物馆,修建占地100亩的重阳公园,保护和开发蔡国古城墙及附属设施,扩建李斯陵园、兴建楚墓发掘遗址,加快蟾虎寺、蔡氏陵园建设。
本期的重点是上蔡县博物馆、重阳公园,其次是李斯陵园和蔡国故城。
因这几处景点最能体现上蔡县的文化旅游特色,即李斯文化、重阳文化、古蔡文化。最能体现上蔡县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及人文景观,并且相对集中能起到一线串珠的作用,形成一日游,也易与周边县、市联动发展。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和加快软件建设的研究和开发,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精干的班子,拨出专款,制定规划,拿出作品。一是出版一批反映上蔡县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文化传承、名人传略、轶事,民间文化的书籍、音像制品。一要多,二要精美。二是组织扩大宣传的活动,如笔会、座谈会、学术研讨会、文艺采风、文艺演出等,吸引名人、名家莅蔡。通过名家打名牌。三是研制开发系列产品,如菊花酒、香囊、重阳糕点、纪念品、纪念册、东岸核桃扣等,故城墙上植野菊、矮化茱萸、蓍草等,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四是培训、培养专业人才。要有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策划人员,文史研究人员、文化旅游施工人员、宣讲人员等,能及时、准确、全面的将上蔡向世人推介。五是规范市场行为,营造良好环境。
中期,五年内修缮扩建伏羲祠,促进和加强蔡明圆公园的修建、整理,整修华陂兴福寺、策划兴建多功能文化广场,在广场内树名人塑像,生平事迹碑,在光武台,谢夫子祠等处树标志碑。继续做好、做强、做优软件开发。
本期的重点是修缮扩建伏羲祠、兴建文化广场,其次是蔡明圆、兴福寺的修建,整修,继续完善前期的工程和工作,使上蔡县文化旅游业初具规模,形成二日游。
如若能吸引民间及外地投资,修缮扩建伏羲祠也可放在一期工程中,因此地最具人望。
长期。十五年内使以上景点形成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对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人民就业有所贡献。恢复或扩建李斯故居、万佛塔等遗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