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哑柏镇

家乡区县: 西安市周至县

     哑柏镇位于周至县城以西11.5公里处,北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相接,南靠秦岭,全镇总面积44.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万亩,辖15个行政村,158个村民小组,人口56403,其中农业人口48198人,非农业人口2663人,暂住人口9024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7.9亿元,粮食总产量1.06万吨,财政收入264.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072元。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逐年调整,哑柏镇已形成猕猴桃、苗木花卉、畜牧养殖三大产业生产基地,全镇发展猕猴桃13000亩,苗木花卉12000亩,养殖奶牛150头,家畜家禽80000头(只),粮经比例由原来的8:2变成现在的4:2。
     乡镇企业围绕哑柏刺绣这一主导产业,在全镇已形成集纺织、印染、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线,全镇各类企业已发展到1900多家,从事二、三产业达8000多人。
     小城镇建设从1998年开始,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多方筹资、融资,争取资金。几年来总投资1500多万元,拓宽街道7条,总长6880米,扩迁396户,拆迁面积2.8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和商业门店1200多个,设立了刺绣、商业、综合、饮食、苗木、花、粮食、畜牧、农贸等八大专业市场,使镇区面积由原来的1.2平方公里扩大到3平方公里,并形成三横四纵交通网络,并投资100多万元在镇区实施了绿化、美化和亮点工程,镇容镇貌,城镇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变,随着创卫工作的不断深入,哑柏小城镇真正形成了商品进门店,农产品进市场,卫生全天候保洁,道路更畅通,环境更整洁的新哑柏形象。2006年3月被西安市发改委批准为市级综合改革十强镇之一。

      周至刺绣源远流长,哑柏刺绣是民间工艺艺术中的奇葩,哑柏刺绣可溯源于西周,周至出土的纺轮和骨针等文物,从中可以窥见先民采桑养蚕、巢丝、缝纫刺绣的景况。秦汉时周至刺绣初步兴起,隋唐时周至为京畿之地,京城的刺绣传到周至乡间,刺绣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唐至清代周至宗教发达,宫观寺庙堂院,遍布城乡,且都布置着精美的刺绣品,刺绣业处于鼎盛期,至民国,刺绣业有所衰退。

     哑柏镇是秦绣的代表产地,随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秦绣的传统手艺与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及资源优势。目前,哑柏刺绣手工艺品的品种、图案不断发展,主要有手工枕套、鞋垫、台布、门帘、床罩等10余大类10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高档绣品,如人物绣、山水绣、书法绣等高品位的手工艺品已出口远销欧美、中东市场。

可可(2014-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