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康市区东部6公里处,黄洋河与汉江交汇夹击形成的陡峭巨岩----八公岩顶,巍然屹立着气势轩昂的奠安塔。它建于1917年,塔分七级,高约30米,面西而立,第一层正对市区的一孔石门上方嵌有青石镌刻的“奠安塔”楷书匾额。塔名取“长安永康,奠定宏基”之意。据说建此塔是为了镇安康地气,配金州风物。
奠安塔位于滔滔江水中游南岸,安康。城东约5公里处,临江有昨“八公崖”,崖顶耸立一造型俊美,雄伟壮观的七级塔,这便是奠安塔。塔高30米,底径6米,总面积36平方米。此塔建于何年,已无法考究,据其碑文所志,乃重建于民国。塔为阁楼式砖塔,额题“奠安塔”三字,塔身亦有“永奠安康”“孔林之固“傅厚高明”“中天一柱”等耐人寻味的题刻;塔中心空,登高远眺,秀逸神气的山川,江面飞驰如梭的航船,楼宇林立的城郭,炊烟袅袅的周围山庄,可一览无遗,尽收眼底。其传说更令人兴味无穷。
相传不知哪个朝代,有位贪图享乐的皇帝,整日不理朝政,出入三宫六院,吃喝玩乐,挥金如土,使国家四分五裂。时逢大旱,地里颗粒无收,饥民遍野,民不聊生。这时昏君不但不体谅民情,放赈救灾,反而变本加厉,巧立名目,索取百姓钱财。饥民忍无可忍,纷纷揭竿而起。这一下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帝把这昏君变成一条黑龙,罚它在安康张滩乡八公崖下修身养性,以赎残害百姓之罪。
这黑龙被困在黑龙洞后,非但不痛改前非,反而经常兴风作浪。每逢雨季,它横卧汉江,堵塞河道,淹没田舍,冲走牲畜,危害山城。不知多少年过去,也不知有多少鱼船,船夫葬身于孽龙腹中。多少勇猛志士,挥剑跃马欲斩此龙,然身单力薄,壮志未酬,终入龙口。后来,人们只好为它修建庙宇,焚香敬奉。每年二月初二,便是它抬头作恶,残害生灵的日子。百姓为了讨得平安,便在这一天选送美貌童男童女,投江敬奉孽龙。城内有儿有女商贾,百姓担心自己的亲人被选中,纷纷逃往他乡。一座繁华的山城,竟因此渐渐冷落起来。
后来一位云游方士肩挎一把黑伞,背插一柄寒光闪闪的宝剑来到此地,问说此事,愤怒万分。他站在河堤上,口念咒语刹时,黑云翻滚,狂风呼啸,浪花飞溅。黑龙“唰”地一声窜出水面,摇头摆尾气势汹汹地向方士扑来,方士便使出掏胆胸肝之剑法,黑龙亮乌头摆尾之绝招,双方一会儿腾耀天空,一会儿又杀回江面,苦战多时不分胜负。这时方士卖个破绽,暗打出黑伞,伞内飞出一条铁链,直奔黑龙而去。黑龙见状,慌忙逃回洞中,紧闭洞门。方士再三敲打洞门,黑龙就是不出。它知道此链叫“缠龙索”,若被缠中,就会越套越紧,直到勒死。
方士见黑龙不出洞,便召众商议,立即在八公崖上修筑镇龙塔一座。每当日出,阳光透过塔孔,将塔影投在江上,如同“缠龙索”一般,横锁江面。黑龙出洞一见黑影,以为是缠龙索,便再也不敢出洞了。从此安康风平浪静,太平无事。愿兴安州安泰康宁,故改名安康。那座镇龙塔也取名奠安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