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于1963年的电影《北京55日》(55 Days at Peking)中被提及。《北京55日》摄于西班牙,由于拍摄需要数千名中国演员,电影公司从西班牙全国各地几乎把找到的中国人都拉来排戏了。这样的结果导致在电影拍摄期间西班牙全国的中国餐馆几乎都关闭,因为餐馆员工(通常是业主)都被电影公司所雇用。电影公司雇用了如此多的中国人以致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西班牙全国几乎找不到中国餐馆吃饭。这套电影因为题材敏感,后来一直被禁止在香港上映,直至1980年代后期。
1975年,香港的邵氏兄弟拍摄了一部反映此事件的电影,名为《八国联军》(Pa kuo lien chun),导演张彻使用高预算拍摄了一个关于觉醒与复仇的大场景故事。《八国联军》描述了拳民的追随者因受欺骗而相信他们刀枪不入水火不伤。电影的武术导演是刘家良,由傅声主演。
1986年,中国大陆作家冯骥才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小说《神鞭》被改编成电影,著名演员陈宝国参演。电影的主人公“傻二”的辫子神力无比,可作为伤人利器,被称为“神鞭”。傻二亦凭借这项才能加入了义和团。在一次和“洋人”的战斗中,傻二的战友大都阵亡,傻二的辫子也被洋枪打断,此后傻二一度陷入消沉。但在故事的结尾,傻二剪掉了辫子,变成了一位神枪手,继续和外国势力作斗争。傻二有一句总结全剧主旨的名言:“祖宗的东西再好,该割的时候还得割”。
1995年尼尔·斯蒂芬逊(Neal Stephenson)写了一部后数字朋客小说《钻石时代》(The Diamond Age),义和团拳民在2100年代的上海布置中被含糊提及。
小说
《神鞭》 作者冯骥才
《檀香刑》 作者莫言
《龙虎斗京华》作者梁羽生
《庚子风云》作者鲍昌
评书
《廊坊大捷》作者单田芳
戏剧
《红灯照》(京剧)
《神拳》(话剧) 作者老舍 漫画
《一辉曼荼罗》(《乱世三娘》) 作者手冢治虫
电影
《神鞭》(据同名小说改编)
《黄飞鸿之王者之风》
《北京55日》
《八国联军》
纪录片
《国难1900:义和团事件始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