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历史沿革

家乡区县: 连云港市连云区

连云港历史沿革。
1935年8月设立连云市政筹备处。1946年4月正式设立连云市。1946年11月改为连云港办事处。
1969年10月改为连云区。
1985年12月区驻地从连云港镇迁到墟沟镇。
赣榆县管辖的青口盐场、灌云县管辖的江苏省东辛农场和海军92323部队农副业基地划归连云港市连云区管辖。
1946年4月设连云市,1949年11月改连云港办事处,1951年8月置连云港区,1958年3月复设连云港办事处,1969年10月建连云区。
1996年,连云区面积94平方千米,人口10.6万人。辖1个街道、3个镇、4个乡:陶庵街道、 墟沟镇、连云港镇、连岛镇、前三岛乡、高公岛乡、宿城乡、云山乡。区政府驻墟沟镇,距市城区中心24千米。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连云区(辖2个街道、2个镇、3个乡)总人口131429人,其中:墟沟街道72042人,陶庵街道16048人,连云港镇18557人,连岛镇4680人,云山乡8964人,宿城乡7424人,高公岛乡3714人。
2001年10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云台区,将云台区的朝阳镇、徐圩镇、板桥镇和中云街道划归连云区管辖。
2002年,连云区总面积330平方千米,人口13.24万人(均不含连云港开发区管理的朝阳镇、中云街道)。墟沟街道面积18.27平方千米,人口6.56万人,人口密度3590人/平方千米。陶庵街道面积9.59平方千米,人口1.37万人,人口密度1428人/平方千米。连云港镇面积5.98平方千米,人口1.73万人,人口密度2892人/平方千米。连岛镇面积7.57平方千米,人口0.47万人,人口密度620.9人/平方千米。板桥镇面积100.4平方千米,人口0.84万人,人口密度83.7人/平方千米。徐圩镇面积136.5平方千米,人口0.79万人,人口密度57.9人/平方千米。云山乡面积19.36平方千米,人口0.77万人,人口密度397.7人/平方千米。宿城乡面积21.39平方千米,人口0.44万人,人口密度205.7人/平方千米。高公岛乡面积10.93平方千米,人口0.27万人,人口密度247.0人/平方千米。(数据来源于连云港年鉴2003》)
2004年,连云区辖4个街道、4个镇、4个乡。连岛镇面积7.67平方千米,人口4634人。板桥镇面积6.12平方千米,人口8633人。徐圩镇面积131.09平方千米,人口7807人。朝阳镇面积24.46平方千米,人口19049人。云山乡面积16.47平方千米,人口9205人。宿城乡面积18.00平方千米,人口4151人。高公岛乡面积8.07平方千米,人口2705人。(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缺街道数据)
2005年,根据连政复[2005]1号文件精神,撤销连云、陶庵两个街道,设立新的连云街道。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同意调整连云港市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5]20号)和连云港市政府《关于将新浦区猴嘴街道办事处划归连云区管辖的通知》(连政发[2005]76号 4月26日),将新浦区猴嘴街道及其辖区范围内的海域和滩涂划归连云区管辖。调整后,连云区行政区域面积506.35平方千米,人口19.8万,辖4个街道、4个镇、4个乡。
2006年,撤销云山乡,设立云山街道;撤销连岛镇,设立连岛街道。区划调整后,连云区由原辖4乡4镇4个街道,38个自然村,37个社区,调整为3乡3镇6个街道,38个自然村,37个社区。调整前,云山乡政府驻地在李庄村,总面积19.36平方千米,人口7895人,辖5个村委会,70%为非农人口。连岛镇政府驻地在大路口社区,总面积7.57平方千米,人口4767人,辖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全为非农人口。
2006年,《市政府关于调整连云区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连政发[2006]12号):将连云区板桥镇与徐圩镇合并设立板桥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后,板桥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237平方千米,人口1.6万,下辖2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
2009年末,连云区总面积535平方千米、总人口20.42万人。辖7个街道、1个镇、3个乡:墟沟街道、连云街道、云山街道、板桥街道、连岛街道、中云街道、猴嘴街道、朝阳镇、宿城乡、高公岛乡、前三岛乡。其中,朝阳镇面积24.46平方千米、人口20301人,宿城乡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4498人,高公岛乡面积8.07平方千米、人口2965人。(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中云街道、猴嘴街道、朝阳镇由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2010年,将赣榆县管辖的青口盐场、灌云县管辖的江苏省东辛农场和海军92323部队农副业基地划归连云港市连云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连云区行政区域面积766.44平方千米,人口24.49万人。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dianshangzhangmin
梧桐子代言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lianyun.html

mina(2014-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