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文物古迹

家乡区县: 湖南省常宁市

1 名胜
1979年10月县革命委员会公布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县文化局组织开展文物普查,仙桥乡发现距今550万年前的三叶豆化石,在洋泉复查出2处文物遗址,1989年成立文物管理所,有馆藏文物731件。

2 中国印山
2003年,常宁籍画家吴国威倡导在境内庙前镇的石头山上雕刻人物头像、古诗词等,以建立常宁新一个旅游景点,此举得到常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反复精雕细刻,2005年古诗词、历代著名帝王肖像、传说故事人物肖像等印章基本雕刻完成。随后,中国印山作为旅游景点正式对外开放。

3 至圣寺
在大义山腰,盐湖镇内,明末清初禅师净讷选胜于此,建至圣寺、藏经楼、月来轩、燕窝塔等,寺院规制宏伟,为清代民国时期县内丛林之冠。1975年因修水库,旧址被淹。20世纪80年代,僧人及信众在原址附近重建寺庵。

4 金龙岩
在县南庙前镇。山形似半月,岩亦似半月。岩口宽32米,高约10米,洞深60米,直入分三窝,前阔于中,中阔于后,前窝明清时有真武庙,庙前有观音阁,后有水池,前窝两穴有钟鼓石。前窝突出一石,鳞鼠悉具,俨然龙首,其名源此。民国24年重修观音阁。洞中原有摩岩石刻11处,尚能辨者4处。近年好事者在原址上重建庙阁。并在其山石上摩刻多处。

5 培元塔
在城区西北宜潭乡大立村内。清同治五年(1866)唐训芳倡建。塔七级八楞,高36.3米,基周围66.7米,一层墙厚4.5米,4门、北门为假门,正门南向,上刻“培元塔”额,塔空心而有变化,1——2层为正方形,2——6层为八角形,7层和塔顶为园形,顶楞爪各悬1个小铁钟,现存2个。从第一层夹巷起有石磴螺旋上升,可攀登塔顶。顶竖铁葫芦,高4.3米,用4根铁链固定在塔顶上。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 肖震球烈士墓
1927年常宁县农民协会委员会长肖震球烈士墓,在塔山乡向阳村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7 水口山工人子弟学校第二校旧址
位于水口山铅锌矿西侧,为砖木结构2层楼房,座西北向东南,1923年春,水口山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后,发动工人筹集资金,建立水口山工人补习子弟学校第二校。是年冬,工人运动遭到镇压,二校被封。1926年秋,水口山铅锌矿工会成立后,学校恢复,陈章甫、刘汉之等在此讲过课,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8 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旧址
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旧址——康家戏台在常宁县水口山铅锌矿区东侧的康家溪畔。民国10年(1921)冬,毛泽东在衡阳建党后,多次指示衡阳的党组织要以水口山为重点,深人到工人群众中去,启发工人觉悟,传播马克思主义。民国11年(1922)前后,中共湘区委员会先后派共产党员蒋先云、谢怀德、毛泽罩前往水口山开展工人运动。同年11月27日,3000多工人在康家戏台举行了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大会。12月5日,俱乐部领导水口山工人举行大罢工,取得胜利,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康家戏台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歇山顶,脊中饰葫芦宝顶,台角悬风铃,浮雕装饰,具有民族建筑特色,面积77.84平方米。1959年、1972年、1983年均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曾进行较大修缮。现保存尚好。[1]

文物古迹

枫叶下的鱼(2014-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