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市地名由来 藁城,古时称肥累,高城等。约3400年前,《公元前1400年。》,县镜先民----朵氏部落在沿河岸高地筑房垒灶。凿井饮水,种粟栽木,繁殖生息,到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境内已是河流密布,林木高棕·遂改高城为稾城。蒙古太祖初年《公元1205》,又改稾城为藁城,意思是水草丰美,绿树环绕的地方。藁城各个村名由来也能找到原由。 与河流有关而命名的。藁城境内多河流,古时有太白渠、斯洨水,近代有滹沱河、白羊河、郦阳水等。滹沱河是历史上有名的“恶水”,十年九泛,河道变迁无常。因此,域内村名多与水有关,如:清流,中照,漂里,北龙宫,南龙宫,水范寨,北汪,北洼,西洼,南洼,韩家洼,堤上,前堤里,后堤里,北堤里,庄货头,桥板,北桥寨,南桥寨,东桥寨,北蒲城,东蒲城,西蒲城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