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历史

家乡区县: 甘肃省崇信县

     平凉市位于陇山东麓,泾河上游,是关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冲;又依六盘三关之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建制变革较大。 平凉,历史悠久。从泾川县太平乡大岭上出土的旧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遗址可以断定:距今30万年以前,平凉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参《文物》)。相传人文始祖伏羲氏诞生于成纪(今甘肃静宁南部),教民佃渔,始画八卦。距今5000年前,轩辕黄帝曾登临今平凉市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

    中华民国2年(1913),改分巡平庆泾固化道为陇东道,时领17县,裁府,州皆改为县,并复置庄浪县。
3年(1914),改陇东道为泾原道,治平凉,辖平凉、静宁、隆德、庄浪、泾川、华亭、崇信、灵台、化平、庆阳、镇原、正宁、宁县、合水、环县、固原、海原17县。16年(1927)废道置行政区,次年撤销,改为省、县两级制。20年(1931)甘肃省政府厘定一、二、三等县,平凉、静宁、泾川、灵台为二等县,华亭、崇信、庄浪为三等县。23年(1934),设平凉行政督察区,辖平凉、泾川、灵台、华亭、崇信、静宁、庄浪、隆德、化平、固原、海原11县。25年(1936)7月,平凉行政督察区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同时,将灵台县、泾川县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治西峰)。30年(1941),省政府为实行新县制,重新调整各县等级,今地区辖境平凉县为一等县,静宁、泾川为三等县,灵台为四等县,华亭、庄浪、崇信为五等县。32年(1943)增设西吉县。36年(1947)2月,甘肃省政府再次厘定县等级,平凉仍为一等县,泾川为二等县,庄浪、静宁、灵台为三等县,华亭为四等县,崇信为五等县。
1949年7月26日,经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在华池县悦乐镇置平凉分区,8月3日徙治平凉县,辖平凉、华亭、灵台、泾川、崇信、静宁、庄浪、固原、西吉、海原、隆德、化平12县。8月6日,静宁、西吉、海原划归定西分区。

青春派(2014-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