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民俗八

家乡区县: 甘肃省崇信县

娶亲时间,多赶在天晚之前将新娘娶到家,最好在太阳落山时进家,意为日落地,天地合,寄“天长地久”之望。

新妇上轿(马、驴)前,其母总要叮嘱一些为妇之道,边哭边说,称之“哭嫁”。离开娘家时须从灶房(俗称“家”)走出,并啼哭出声,同时将一把筷子抛进“家”里,俗称“撂饭碗子”。也有新娘离开娘家大门时,将筷子撂在门槛内,意在免得带走娘家子息。随后多由家兄背上马(轿、车)。

新妇到新郎家门时,鞭炮声中由送亲人中的长者在设于门内的桌前饮一两杯酒以表敬谢之意。新妇下马(轿、车)前,送亲人中的少年可得红包,称“压轿钱”。

新妇下马(轿、车)后,伴娘搀扶由地上铺的红毡(亦可用红布乃至麻袋代替)上缓行,跨过早已备好的铡墩和马鞍。铡墩取避邪意,鞍子喻平安(鞍);也有另一解释,即跨越马鞍是古时骑马抢亲的遗俗。在静宁的一些乡村,曾盛行“下马仪式”,即新妇下马时,由一人端着盛有谷草节、核桃、枣和麻钱的木升,边唱喜歌边撒升内之物,直到拜天地入洞房。

拜天地,也称拜堂,与其他地区大体相同。新人拜堂时,香案放有两个盛满麸皮或粮食的五升斗,一个斗上摆有4个带面花的大馍馍,并插一神牌;另一个斗内插一杆秤,秤上挽挂有镜子、尺子、剪刀及红布条等避邪之物。新人就在香案前叩拜天地。此俗在农村仍多延续。城镇则由司仪主持,由有一定身份的人宣读结婚证书,新郎父母多被化妆成丑角,男戴纸壳做的带两个翅的“乌纱帽”,女的也浓抹成“富婆”。皆寓意大喜(大洗)来临。

新房床上的被褥系事前由男女双全的妇女缝制的;此前夜里已由一未婚男青年在床上睡过,称为“压床”。新人入洞房后,在“长明灯”(也叫“长命灯”)映照下,新娘的“盖头”须由新郎用秤杆挑下,交新娘收藏。有的由新郎的弟弟或同辈亲属中的弟弟用擀面杖挑下交等候在门外的婆母收藏,预示媳妇孝顺。新郎先上炕(床)走一圈,名曰“占床”,寓从此成家之意。接着,新人同饮酒中兑入蜜油的交杯酒(亦叫吃和气饭)。有的喝用清油、蜜糖、甜枣、酱等调合而成的汤,称交杯汤,又称“交心汤”,也叫“开心汤”。随后,新人吃“合婚饭”,计有8个小饺子,各食用4个,预期和美幸福,下来再喝“换盅酒”,用红线两头各拴一枚麻钱置入酒杯内,斟酒后将公鸡冠割破,血滴入酒内少许,一对新人贴着脸各饮半盅,再交换酒杯喝完。

吃红心菜也是婚俗中的一个特点。红心菜系两碟红萝卜丝。新人各用新的红筷子挟上菜,象征性地吃一下,然后相互喂进口中,预示心心相印。

另有“搅娶书”之俗,在入洞房后进行。娶书即“婚书”或“红书”。待新娘入洞房后,新郎悄悄将缝在被角处的“娶书”取出,放入污水盆或缸内,用擀面杖左右各搅三下,搅完即走开。这时,由伴娘将娶书从污水中捞出并揉成团扔掉,意为搅了“娶书”,即搅散了矛盾,能使婚后和美。

送亲的人第二天返回,住宿时,只能宿在男方为送亲的人寻找的住处,不可在男方家留宿。平凉市旧有“摆针工”(亦称“亮陪房”)之俗,即将新娘缝制的衣服及妆奁展开院中供人观赏,然后衣服入箱柜存放。也有男方同时将为新人置办的衣物一并亮相,以示对新娘和婚事的看重。在婚礼后第四天新娘擀长面(条)以试刀工本事,“试刀面”亦称“四刀面”,新娘下厨前,已由小姑或妯娌中的嫂嫂将面擀薄叠好,将具有韧性的薄纸夹在叠层中。晓得此俗的新娘,即将叠好的面抖开,重新加工叠好,随后切上四刀宽面,寓手头宽裕顺利过关。否则,持刀切下,常因韧性纸阻碍,难以奏效,弄得一案狼藉。

青春派(2014-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