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峡战役

家乡区县: 甘肃省古浪县

1简介编辑1936年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万里长征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地区,由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九军,三十军,五军及骑兵师和妇女先锋团等部队)主力,奉中央命令,西渡黄河,配合兄弟部队(一方面军)执行宁夏战役,部队西渡黄河后,由于战局发生了变化,宁夏战役已无法执行。11月6日,河西红军总指挥部根据中央要求,制定了《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计划》,意在此地灭敌立足。从此河西红军便开始踏上了进军河西走廊的艰苦征程。古浪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红军西进的必经之路。

11月上旬末,河西红军分三个纵队向河西走廊进发。30军为第一纵队,由军长程世才、政治委员李先念率领,为右翼,由一条山直插大靖;9军为第二纵队,由军长孙玉清、政治委员陈海松率领,为左翼,由镇虏堡经干柴洼、横梁山向古浪县城挺进;5军为第三纵队,由军长董振堂(1931年宁都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政治委员黄超率领,经吴家川等地,在30军右侧跟进,总指挥部从赵家水出发,随30军行动。于11月9日进入古浪境内。(解说员用沙盘解说)

11月11日,红军西进至古浪大靖时,中央军委电令红四方面军河西部队改称为西路军,并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领导党政军工作。任命陈昌浩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兼总政委,徐向前为副主席兼总指挥,王树声为副总指挥,李卓然为政治部主任,李特为参谋长。至此,西路军正式组成。遂率部队继续西进。

11月11日,30军在击退敌人沿路拦阻后,经新堡子、马家磨沟、裴家营抵大靖。守敌骑5师步兵旅祁明山部,在大靖城南门进行骚扰,被红军迎头痛击,龟缩城内闭门不出,红军再未攻城,还把敌伤俘人员治疗后,送至南城门,由敌方收领回去。即日,红5军也随之到达大靖。两军夜住农村或城外。(大靖城和青山寺全景,由西路军后代讲述红军当年过大靖的情况)

12日,30军继续向西挺进,当晚,占领土门堡(今土门镇)。敌工兵营不战而逃,所余残部300余人被红军包围在夹道的苏家墩子上,敌人在孤军无援和红军军事、政治攻势下,工兵营营长马有明率部投诚。红军为了实现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诚意,将俘虏按其个人志愿,或放回归队或资助回家。其中有200多人参加了红军。(当地知情者讲述红军在土门驻扎的情况)

此时,5军也抵达土门。敌人主力正被红9军吸引在古浪山区一带。这两支部队一面进行休整,一面开展地方工作,筹集给养,发动群众支援红军。

14日,在土门大庙(今土门卫生院),召开群众大会,总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到会讲话,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揭露蒋马罪行。会后各行各业开张营业,公买公卖,秩序井然。红军“斜财不拿,横财不动,不近闺秀”的严明纪律、军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尔后,30军、5军、总部于11月16日先后陆续从土门出发,经武威,于18日抵达永昌境内。

落寞*年华(2014-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