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

家乡区县: 包头市东河区

驼骨雕


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高级工艺师董秉文三十多年苦心钻研,以廉价的驼骨代替昂贵的象牙,将传统的牙雕艺术在新材料上得到运用发展,独创中华一绝“驼骨雕”。

东河区程俊林近年潜心研究驼骨雕,目前正在酝酿创作大型驼骨雕新作《朝元仙仗图》

彩绘泥塑

彩绘泥塑以粘土为主要材料进行造型,干燥后施以彩绘的传统民间雕塑工艺品。简称彩塑。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已有彩塑。

包头民间艺人王金铭 泥土中“塑立”出的艺术

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东河区捏面人的杨文海(左二)几分钟就捏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彩人

 

 

WL(2014-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