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鸡屎藤粑仔

家乡区县: 海口市龙华区

在一种食品名称的前面冠以“鸡屎”这种不雅的名字,不能不令外地人倒胃口。但在海南岛的东边,“鸡屎滕粑仔”却是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海南琼海鸡屎藤粑仔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滋补品,也有称为鸡屎藤仔,

海南鸡屎藤粑仔

以鸡屎藤叶和大米为原料精制而成。鸡屎藤具有滋阴壮阳、补气补血之功效,并且气味香醇,所以鸡屎藤仔汤一直是人们喜欢的食物,特别是农历七月初一日,琼海市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碗鸡屎藤仔汤。

称由来鸡屎藤其实是一种蔓藤类植物,喜欢生长于气候温热、潮湿的灌木丛中,生命力很强。因为叶子用手揉烂后初闻有一股鸡屎味,所以才得这样一个不雅的名字,但其实久闻又会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在书本上,文人雅士为鸡屎藤取名“鸡矢藤”以除臭,但民间却仍然喜欢这种直白的称呼。

功效 

鸡屎藤

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草语·藤》载:“有皆治藤,蔓延墙壁野树间,长丈余,叶似泥藤,中暑者以根叶做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煮服。”《本草纲目拾遗》则有言“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煎服。治瘰疬用根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汪连仕的《采药书》记载有:“治风痛肠痈,跌打损伤,流注风火虫毒,散郁气。洗疝,合紫苏煎汤。”

  鸡屎藤的药用,也是确有依据的。据《海南岛植物志》所载,鸡屎藤花和叶可治蜇伤,将花和叶锤碎敷患处,功效显著;又可治疗冬季的冻疮;茎和叶治小儿疳积、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治肝炎、痢疾、风湿骨痛和毒蛇咬伤等。因其有药用功效,海南一些地方的百姓也喜欢用鸡屎藤来直接煮水喝,或制成龟苓膏状透明的糕来吃,达到消炎降暑的作用。

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海南药用植物现代研究》一书中,对鸡屎藤也有专门介绍。这本书也特别说明,书中所选植物都是已有过 “化学成分或药理活性研究的。”根据此书所述,鸡屎藤花茎、叶和根药用,有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及治疗毒虫蜇伤之功效。主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脘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以及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有趣的是,这本书还告诉说,日本科学家通过气相色谱还对鸡屎藤释放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气味的主要成分有COS、CS2和SO2,主要含硫有机成分CH3、SCH3和CH3、SSCH3,这说明了鸡屎藤类鸡屎味的原因,材料原味不佳,却能被制成美味的健康食品,这可见海南百姓就地取材,创造利用的智慧。

鸡屎藤根具有驱风镇咳、祛痰止泻、治疗感冒的作用。鸡屎藤清热、消炎、解毒、润肺醒脑,民间叫土参。用叶捣粉为汤可治咳嗽。其薯块可治血痨。叶子还可治痢疾,它的嫩茎叶可以蒸食,其茎汁味甜还可吸食!鸡屎藤果之汁液可治毒虫螫伤,敷于患处。也可为冻疮药。由于鸡屎藤有清热、解毒、去湿、补血的功能,被民间称为“土参”。作为中草药入药,它能祛风利湿,消食化积,止咳,止痛,还可以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等。民间传说,妇女在农历七月初一吃鸡屎藤粿仔汤,还可以补血。  

wm23UCWKRJU3(2014-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