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菊花肉
小榄地区盛产菊花。充分利用菊花作食品便应运而生,其中最负盛名是菊花肉。菊花肉是选用猪的背部肥肉、切成透明状薄片用糖腌制,外面拌一层半鲜半干的糖渍菊花瓣而成。这种菊花肉看来虽肥,但吃起来爽脆不腻、清香可口,特别是菊瓣液香凝喉,芬芳扑鼻,是中山的传统送礼佳品。
中山十景之一的“菊城金瓣”,其实是中山市小榄镇的美称。小榄镇的群众酷爱种养菊花已有几百年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花圃亭园。阳台楼顶,以至街头巷尾,都有数不清品种名目的菊花种养。每到金秋季节,七彩纷呈的菊花到处盛放,生意盎然。而金黄色的菊花更成主色调,形成名符其实的菊城金瓣。
小榄镇有"菊城金瓣"美誉,原来有个哀艳动人的故事。相传南宋咸淳年间,有一名姓苏的妃子为了追求婚姻的幸福,冒死逃出皇宫南下,藏匿广东南雄珠玑巷。宋度宗派出官兵搜捕,沿途滥杀无辜。当时珠玑巷居住着大批因避战乱而南逃的士族商贾,闻讯又继续南迁,来到香山县(现中山市)小榄时。看见黄菊遍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他们爱上这些菊花和这个地方,于是在此定居下来,垦荒生息,而爱菊种菊亦蔚然成风。
两三个手指般大小薄薄的片儿,浑身粘满了金色碎末,探手一闻,菊花的清香沁人心脾。轻轻一咬,甜甜的,有一点嚼劲,点心味十足。若不是经人介绍,你全然品味不出里面的馅是用肥膘肉制成。这就是小榄最具特色的菊花肉了。
小榄又称菊城。将菊花融入当地的饮食文化是小榄饮食文化的最大特色,而菊花肉堪称佳品中的佳品。据悉,菊花肉在小榄有着悠久的历史了。无论探亲访友,还是出国旅游,小榄人总喜欢带些菊花肉,一来可以给亲朋好友尝尝,二来也可以让自己在咀嚼菊花肉的清香中品味思乡的味道。从新加坡、香港来小榄的客人特别喜欢带上些小榄的菊花肉做“手信”(粤方言:礼物)。
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前,每逢过年过节,小榄人喜欢在市场上买菊花回来做菊花肉。在20世纪60年代那个艰苦的年代,肥肉特别金贵,如果能吃上一两块菊花肉,感觉就如做神仙。
做菊花肉是很讲究的。
“首先,要精选肥猪肉,一定要很肥很肥的。”在小榄土生土长的麦先生介绍菊花肉的制作方法时特别强调这点。将肥猪肉切成小四方薄片儿。用砂糖腌制,装入罐中密封,等到肥猪肉腌成水晶般通透的时候,糖肉就做好了。
“别以为做菊花肉用的就是包装盒上的大丽菊,其实,制作菊花肉的菊花只能是地菊。”一些生产企业为了让包装更美观,会选择其他的菊花品种装饰。
地菊满地走藤,长在地上的,呈金黄色,特别香,最重要的是没有苦涩味。
挑选地菊时,先要去掉脏的、腐烂或者变坏的菊花,专挑新鲜的地菊,将花瓣一片片摘下来。碰上湿的花瓣就一定要让它风干。地菊的花蕊一定要去掉,因为花蕊会有苦涩味道。
接下来就要熬菊花。首先,将砂糖加入少量水,放在锅里熬至成糊状,稍凉,加入预先备好的菊花瓣,搅拌,这个环节最需要好好控制温度,不能够太高温。温度慢慢冷却,菊花与糖边凝固边以铲压碎,成为花瓣碎,小榄人称之为菊花糠。
最后,取出腌制好的糖肉,加上糖浆,蘸上菊花糠,美味可口的菊花肉就做好了。
菊花肉可以当作零食,吃起来有一阵阵菊花的清香,甘甜而不腻。过去,小榄人喜欢把菊花肉当茶点。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小榄人的家里会自己制作一些菊花肉。如今,小榄人多数用菊花肉来烹饪现代菜式或制作汤圆糖水等,如小榄人家的中厨总监黄师傅就将菊花肉衍生出一道颇受食客欢迎的脆炸菊花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