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剪纸
上到80多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童,在包头,剪纸是一项群众基础很深的文化活动。包头民间剪纸被专家们形象地称之为“一部活着的中西部草原文化发展的史书”,今天依然以活态的形式在民间祭祀、巫仪、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和日常生活中惯常使用。
艺术根基
包头是祖国北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不仅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明的集萃地,也彰显着西口文化与工业文明的辉煌,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构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包头民间剪纸艺术的根基。
包头剪纸
剪纸代表
包头剪纸地域分布广泛,从城市到乡村、从孩童到老人,全市剪纸艺人和剪纸爱好者众多,九原区、东河区、固阳县、土右旗等各旗县区还有数量众多的“剪纸文化大院”、“剪纸文化户”及“剪纸艺术工作室”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与传承,包头剪纸涌现出了以要红霞、刘静兰、郑蝴蝶、孙二林“草原剪纸四姐妹”为代表的传承群体和个人。
近几年,包头市剪纸艺术家到美国、俄罗斯、阿联酋、德国、新加坡、香港等2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讲学、展览、展示等文化交流活动近50多场次,剪纸原创作品在国内外举办的大赛中获得大奖200多项,许多剪纸精品被国内外各类机构或个人收藏。仅“四姐妹”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作品就达300多幅。一些名家作品在北京等地区均有展出和销售。
包头剪纸
剪纸内容
包头曾是北方多种游牧民族迁徙生息之地,也是卫戍边塞和商贸交易的水旱码头,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潮。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碰撞后流变再生,使民俗文化交融性、多样性贯穿始终。这使得包头民间剪纸成为一部活着的中西部草原文化发展史书,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性。
包头剪纸既有北方游牧民族生存信仰的图腾符号化的民间剪纸,如《动物十字纹》、《拉手娃娃》,麻池镇的《鹰》、《回头鹿》等,这些符号有的可追溯到一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也有仰韶文化中典型的生育崇拜的图形符号的遗存,如麻池剪纸《蛙》与《碗里卧鱼》等,明显地体现出阴阳相合化生万物的哲学观念;还有多元文化交融的符号化传统民间剪纸,如市区和麻池镇等地流传的《狮顶灯》、《壶里藏花》、东园乡的民间剪纸《猴子钓鱼》、土右旗的《老鼠舔灯盏》、达茂旗的《龙吃鱼》等,这些剪纸在阴阳对立统一观念主宰的前提下,暗含着族群与文化的流动、部族征战与民族的融合,也体现了佛教、萨满教不同程度的影响;更有表现蒙汉文化结合的活态民俗事象剪纸,如萨拉齐的《蒙人骑骆驼》、麻池镇的《十二圆锁花》、各色《云头花》、《喜花》等等;固阳、萨拉齐、石拐等地还发现有寓教于乐的戏剧剪纸如地方戏二人台《探病》、晋剧《打金枝》、《铡美案》等。民间剪纸艺人创作非常活跃,很多人极具创新能力,如剪纸作品《回娘家》、《老两口》等既有生活情趣又有现实意义,使包头民间剪纸的形式与内涵更加丰富。
包头剪纸
文化品牌
包头剪纸技法精湛,群众基础广泛,获得的赞誉很多。这一具有丰富内涵、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形态,既有浓郁的农耕文化基础,又有强烈的草原文明因素,既有传统艺术的传承又有时代发展的特征。透过包头剪纸,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包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
近年来包头剪纸在国际国内外大赛上屡获大奖,并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保护和利用好这一文化品牌,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大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剪纸影响
包头剪纸 走向世界
包头剪纸在国际、国内的剪纸比赛中屡获大奖,引起了国内外艺术家们的高度重视。2010年,“包头剪纸”还成功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包头剪纸”就像是一张城市文化名片,正日益向人们昭示出包头的城市内涵和文化底蕴。保护和利用好这一文化品牌,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刘静兰剪刀下的世界精彩纷呈,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HomLee
刘宏利微博:http://weibo.com/u/2941247167/home?topnav=1&wvr=5
刘宏利腾讯微博:http://t.qq.com/LEEHOMlove64
刘宏利家乡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neimenggu/donghe.html
刘宏利人人网:http://www.renren.com/599201609/profile
刘宏利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41247167
刘宏利360百科:http://baike.so.com/uc/
刘宏利搜搜百科:http://baike.sogou.com/myHome.htm
刘宏利百度百科:http://www.baidu.com/p/刘宏利百科?from=wk
刘宏利互动百科:http://i.baike.com/home.do
梧桐子专题网址:http://www.wutongzi.co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