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调研报告

家乡区县: 甘肃省通渭县

一、调查对象:

通渭县的有关文化旅游及现在的发展状况

二、调查的目的 :

深入了解通渭的文化旅游发展及现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解决。推广家乡文化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实验的内容:

(1)对通渭文化旅游的历史了解。有着丰富红色文化、地域文化的通渭县,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突出特色,打响品牌,全县文化旅游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通渭县县委书记赵爱说:“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县上正在以创建全国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全力打造‘红色圣地游、书画采风游、陇中风情游、温泉度假游’四大旅游品牌。通渭是一块红色的热土。1935年9月27日,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通渭榜罗,在原榜罗小学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作出了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英明决策。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纪念馆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09年被命名为全国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纪念馆、文庙街小学长征诗碑等红色旅游景点,游客们在这里重温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来这里瞻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王强说。同时通渭温泉历史悠久。近年来,温泉浴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每逢节假日,游客们慕名而至,或水疗养生,或休闲垂钓。

(2)通渭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通渭县加大对革命遗址的修缮修复和纪念馆馆藏文物的收集,并开发红色旅游专线,投资2200多万元新建了红军长征榜罗纪念馆新展陈馆和南园体育公园,在榜罗镇多次开展大型纪念活动。在通渭县,人们会感受到“书画艺术之乡”的浓浓韵味:在县城,别具特色的画廊鳞次栉比,书画用品店铺一家连着一家;走进农家院落,忙里偷闲的农民提笔尽情地书写、绘画,这里处处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感受到了地地道道的农家风情,心情非常舒畅。

在通渭,不少农民精通书画、剪纸、麦秆画、草编、宫灯技艺和小曲、皮影的演唱技巧。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通过挖掘整理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扶持和发展“农家乐”旅游,使剪纸、麦秆画、春叶等艺术产品,特别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渭小曲戏”成为通渭民俗文化的品牌。“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特色游,让游客“零距离”感受到乡村自然风光、乡土民俗风情、民间文化艺术。

四、调查结果:

通渭的文化旅游的确丰富多彩、闪亮诱人,有着永久的历史。并且通渭人们也非常注重本地文化旅游的发展,让通渭的文化旅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五、调查分析:

(1)在通渭,不少农民精通书画、剪纸、麦秆画、草编、宫灯技艺和小曲、皮影的演唱技巧。怎样才能把这些技巧推广给众人,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应该平凡的开展一些宣传活动,比如多举办各种书画、剪纸比赛等。

(2)我们应该注重人们强化人们的服务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开展导游培训工作。

(3)尽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交通运输的发展。

安安(2014-06-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