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的风土人情

家乡区县: 盐城市阜宁县

阜宁县向为淮左诗礼之乡,崇文重教,人文荟萃,走出一大批优秀才俊,打造了一个有一个文化品牌。这里是著名淮剧之乡、杂技之乡、散文之乡,也是长寿之乡、将军之乡,全国建筑之乡。 淮剧之乡:阜宁是地方戏——淮剧的发祥地,是著名的淮剧之乡。阜宁籍著名演员梁伟平、梁国英、王书龙等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为“淮剧之乡”赢得盛誉。1954年5月,阜宁淮剧团成立,几十年来,经过几代淮剧人的共同努力,阜宁淮剧事业日趋繁荣,出现了《旱地稻花香》、《急拿王兆》、《换良种》、《剖腹记》、《聋舅妈做媒》、《好人马大哥》等一大批精品节目,多次在省、市调演并频频获奖。

1980年,阜宁县淮剧团创作演出的小淮剧《一字值千金》,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演出奖,晋京演出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2001年起,阜宁创作演出的小淮剧《画像》三次奉调晋京,为党的十六大献礼演出,剧组人员受到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亲切接见,并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 杂技之乡:据有关资料记载,杂技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阜宁杂技植根于民间,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影响,解放前,每逢庙会,必有杂技加盟助兴。当时,阜宁最著名的有曹、朱、祖、花四个杂技班子,巡演于江苏、山东一带。解放后,杂技艺术空前发展,新人辈出,享誉国内外艺苑杂坛。80年代的《双跳板》、《皮条造型》、《钻圈》等节目每年都进上海大世界演出。90年代的《双层散梯》获江苏省青少年杂技比赛一等奖。1992、1993、1994年先后赴日本、美国访问演出。2006年,阜杂人又献艺长春冬季亚运会开幕式。 散文之乡:阜宁素为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之地。上世纪四十年代为著名抗日民主根据地,这里曾汇集着一批知名的文化人,陈毅在此倡导建立“文化村”,并成立湖海文艺社。建国前后,从阜宁走出周克玉、顾骧、戴文葆、卞毓芳、梅汝恺、夏振亚等一批在海内外富有影响的阜宁籍学者、作家和艺术家。2006年,阜宁县成立了“阜宁县散文家协会”,拥有百名散文作家和业余作者队伍。这支散文创作的劲旅在散文园地大显身手,其作品屡见于全国诸多报刊,多篇佳作被选入中小学课本。2007年,阜宁县被中国散文学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散文之乡”,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欣然为之题字。全国数十家新闻媒体对此作了报道。由阜宁县散文家协会主办的《绿叶》散文杂志,《醉里挑灯文学论坛》网站,在全国颇具影响,备受读者青睐。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yancheng_funing.html

网络能力营销秀:http://abc.wm23.com/azhangqi

微博:http://weibo.com/u/3743362054/home?wvr=5&c=spr_web_360_hao360_weibo_t002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743362054

我的淘宝小店:http://shop109553691.taobao.com

我的公众微信号:yanchengzhangqi

smile琪(2014-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