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江南进士第一村泰和蜀江古村(一)

家乡区县: 江西省泰和县

      提到江西,很多人会想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句话,且不论江西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的储量在全国位列前茅,也不论唐宋八大家中江西籍大家占有几人,仅看江西一个小村落,350年里在不足2.2平方公里的方寸之地上先后诞生过21位进士,就能让你感叹此言不虚。
      泰和县蜀口洲的蜀江古村作为庐陵八大文化古村之一,文风鼎盛,尤其在明清时期村中学子先后登科进士21人,举人28人,贡生、征荐159人,拔贡2人,国学生38人,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进士第一村。

     欧阳家族的聚居地

     赣江与遂川的梅乌江(蜀水)就像一只大手将赣江泥沙握成蜀口洲。12.5平方公里的蜀口洲也被认为是千里赣江第一洲。这片沃土不仅滋养出一片绿洲,更孕育出一座庐陵文化古村——蜀江古村。蜀江古村位于泰和县城南马市镇蜀口洲上,因“村居蜀水岔道注入赣江的汇合处”而得名。茶叶、芝麻、花生、瓜果等农副产品的盛产让蜀江古村成为吉泰盆地重要经济作物种植区之一。
据《欧阳族谱》记载,蜀江村是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楚州宝应县知县欧阳献可长子欧阳德祖从万安常溪顺赣江而下,来到蜀口洲打猎时,发现此处两水交汇,水陆便利,沙洲之上风光旖旎,土地肥沃,便萌生了在此肇基的想法。先人们披荆斩棘,在此开荒辟地,繁衍生息,至今已有近900年历史。
      如今,古村中有村民186户,据蜀江古村村委书记钟金咸介绍,其中160户为欧阳姓氏,此外还有周、廖、林、彭、张、陈(仅1户)等姓氏的村民居住在古村。蜀江古村可谓欧阳家族的聚居地,由此,村中还形成了欧阳宗亲理事会,为从古村走出去的欧阳人守护家乡的根。

      自明清以后全村格局未变
      据欧阳宗亲理事会会长欧阳元德介绍,明朝时蜀江古村得益于赣江与蜀水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成为一个供过往船只中转的集镇。江面千帆攒动,蜀江码头周边店铺林立,蜀江古村因此得名“小南京”。
如今,蜀江村村口便是当年的码头,至今还能找到明代繁盛的痕迹。古村内整体以徽派建筑为主,始建于明朝的9座古祠现仅存5座,其余4座为遗址,有清朝古民居23栋,基本保存完好。
民居外是青砖黛瓦和鳞次栉比的马头墙,内则多为二进天井庭院式结构,厅堂内的木板上雕刻着花卉图案以及用金粉写的“崇德”古训。
      井字结构的古村,规整却不乏历史沉淀。据蜀江石村村委书记钟金咸介绍,自明清以后,蜀江古村格局未变。全村以宗祠崇德堂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四栋民居勾画古村轮廓。古村整体近似四边形,总面积约为2.2平方公里。

小瑶子(2014-06-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