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人文遗产

家乡区县: 江西省泰和县

泰和县历史悠久,庐陵文化璀璨夺目,曾创造过丰富的人文遗产。但自清朝后期以来,屡受重大战争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又先后受到文化大革命和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短视行为冲击,城区内已没有比较有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留存。在广大乡村,则还保存有不少古建筑,其中最多的是遍布各村落的的古宗祠。目前,泰和县有1项文物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项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口城遗址:位于县城西南郊赣江大桥南岸,分为内城和外城,总面积23万平方米,是江西省目前发现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一座汉晋时期城址,经考古确认为汉代庐陵县县治、庐陵郡早期郡治。此遗址的发现,证明汉代时这里就已成为江南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士奇墓:位于澄江镇杏岭村北山上,明代名臣杨士奇之墓。杨士奇是明初著名政治家,四朝内阁首辅,逝世后归葬故里,立御祭文碑,赠太师,谥文贞。
科甲第(明德堂):位于万合镇梅冈村,是一座具有明清典型特色的古祠堂,始建于宋绍定四年(1231年),历760多年风雨仍保存良好,为研究明清的历史、民俗及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槎滩陂:是建筑在牛吼河上的一座古代水利工程,位于禾市镇张家村,为南唐金陵监察御使周矩父子所建,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历时千年仍灌溉着泰和县和吉安县4万多亩良田,被称为江西的“都江堰”。
罗钦顺墓:位于上模乡桃岗村南山上,明代大儒罗钦顺之墓。罗钦顺为明代“气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要影响与地位。官至南京吏部尚书,逝世后谕祭,谥文庄,赠太子太保,以“大有功于圣门”而配享孔庙。

小瑶子(2014-06-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