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齐如今是土默特右旗政府所在地。它最早的名称不叫萨拉齐,而是叫圐圙,相当于现在的库仑。
在早年,这里的游牧民族都居住在山清水秀的水间沟门一带。而把牛、马、羊、骆驼等牲畜放牧在广阔的土默川平原上。为了管理牲畜,他们用土夯筑了围圈,称作“圐圙”。久而久之,这个地方就有了“圐圙”叫法。随着走西口的人越来越多,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觉得再叫原来的地名不雅观,便改称“萨拉齐”,蒙语意为挤牛奶的声音,听起来非常的受听。
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萨拉齐逐渐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小镇。清朝时候,政府实行盟旗制度,现在的呼包地区分别隶属于土默特左右翼旗,今天的土右旗和东河区是右翼第五六甲之地,西脑包以西为乌拉特东公旗地。康熙、雍正两朝时,晋陕农民大量涌入佃种蒙古族土地,政府为了便于管理这些汉民,就成立了管理汉民的机构,在乾隆六年设立了山西分巡归绥道及萨拉齐厅,省级领导机关是山西巡抚,厅管汉民,旗管蒙民。萨拉齐厅管理汉民的地面东至托克托、南至黄河南、北至固阳、西至巴盟。因而有“萨拉齐的官,管的宽”的说法。光绪年间,建立了五原厅、东胜厅,划走了原属于萨拉齐厅管理的包头西脑包以西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民国元年,萨拉齐由厅改县,1926年设置包头县,宣告萨拉齐县地面再次缩小,到1950年底,新中国人民政府实施期县合并,废除了蒙汉民分治的局面。
1951年,萨拉齐又兴盛起来,除了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外,是当时绥远省平地泉行政区行政分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五师驻军的所在地。1958年,平地泉行政分署迁往集宁,驻军撤离。1960年,土默特旗迁往察素齐,萨拉齐仅仅是个镇政府的所在地了。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许多商家店铺都关了门,小镇显得十分冷落。
1963年,土默特旗分为左右两旗,左旗留在察素齐,右旗搬回了萨拉齐,小镇恢复了元气。现在,萨拉齐镇是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旗委、旗政府所在地。全旗总面积为2354平方公里、人口33万。
土右旗黄灌区具有农、林、牧、副综合优势,奶牛业发展迅猛,北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各种矿藏约20余种。境内有城寺兼备、姿态古雅的明代古迹美岱召,山势陡峭,植被繁茂的九峰山和百花争艳、水果飘香的水涧沟门等名胜古迹。
在改革开放的这20几年里,萨拉齐镇讯速发展,对旧城实施改造,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人难以辨认。城内的“中心岛”高耸,向东南西北辐射,宽阔的马路两旁建起了许多楼房和商家店铺,交通运输兴旺发达,通往四面八方,让人眼花缭乱,真是旧貌变新颜了。
听众朋友,刚才你听到的是萨拉齐名称的来历和历史变迁。下面我们再来介绍公积板名称的来历和历史变迁。
公积板是我市九原区莎木佳镇的一个行政村。原来的全名叫“公积板申”,蒙古语称“板申”为房子。这里原来居住着一位蒙古族人,名叫“公积”,人们就称呼这里为“公积板申”。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叫板申的村子大约有70多处。
早年,村内有座大庙,庙后有个大柱子,上面刻有“公积板申”的字样,特别引人注目,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根柱子早已不知去向。
公积板历史悠久,村子中的一条东西向大街长五华里,村子位于110国道,呼包高速路之南,京包铁路之北,是萨拉齐和东兴之间的一个车站。村西城门对着大青山的小斗林沁沟口,村东城门对着大斗林沁沟口。西城门外有一石头大脑包;东城门处有一青砖大照壁。这里到处都有葡萄、果树园,自然环境优美,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达。
公积板作为一个村子为啥出名呢?那是在1923年,平绥铁路全线通车到包头,在此设了火车站,写成“公积板站”,而去掉了一个“申”字,从此这地方的名称也做了改变。其他叫“板申”的村子也随之逐渐有了演变,今天,只有土右旗的“板申气”村仍保留下了原来的名称。
因为这里有了车站,在全国铁路交通图上标有“公积板站”。于是他在全国也就有了名气。
距公积板10多公里处就是杨圪塄煤矿,盛产优质煤炭,为了解决煤炭运输,1958年,由当时的副市长王孟焦同志亲自指挥修建了通往公积板车站的公路。1950年,在村北城门附近建起了工厂,厂名挂的是绥远省造瓷厂。今天这里有焦化厂、江东炼铁厂、煤炭转运线等工业。
现在公积板村建起了三层的办公大楼,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原来的土路改成了柏油路,直通火车站,还有两条通往110国道和呼包高速公路。村民家家使用上了自来水、电灯、电话和有线电视,生活过得非常幸福。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HomLee
刘宏利微博:http://weibo.com/u/2941247167/home?topnav=1&wvr=5
刘宏利腾讯微博:http://t.qq.com/LEEHOMlove64
刘宏利家乡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neimenggu/donghe.html
刘宏利人人网:http://www.renren.com/599201609/profile
刘宏利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41247167
刘宏利360百科:http://baike.so.com/uc/
刘宏利搜搜百科:http://baike.sogou.com/myHome.htm
刘宏利百度百科:http://www.baidu.com/p/刘宏利百科?from=wk
刘宏利互动百科:http://i.baike.com/home.do
梧桐子专题网址:http://www.wutongzi.co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