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境内道教观、宫、祠、庙朝历代屡有建修,其杂祀之庙,遍及城乡。据有文字记载可考者,汉中地区内最早的祠庙为城固县昇仙村的唐公房祠。该祠内东汉灵帝建宁至光和(168~184)年间所立的《汉仙人唐公房碑》,记载了唐公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自东汉末张鲁据汉中,以“五斗米道”统治汉中,实行我国历史上罕有的“政教合一”体制,汉中各地祀奉张鲁之祖张陵,即道教所谓张天师者。北魏《水经注》载:“浕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道藏》载:“巴汉间,天师堂数百所。”由此可知,汉中为五斗米道最早盛行地之一。自然,祀奉张道陵(天师)及其子张衡、孙张鲁的堂、庙,东汉末即不在少数。迄今,汉中地区一些地方尚有所谓“女郎庙”(据传为祀张鲁之女)、留侯庙(据称汉留侯张良为张道陵八世祖,今留坝县、洋县有留侯庙)。
据明清以来的《汉中府志》及各州、县、厅志记载,汉中府城及各州、厅、县城均设有祀奉各种神仙的祠、庙、宫、坛等,如文昌祠(庙)、关帝庙、城隍庙、禹王庙(宫)、药王庙、太白庙、八蜡庙、厉坛、先农坛、土地祠、风雨雷神坛等。这些有的是道教庙宇,有的则是与道教有联系的杂祀。
除上述各州、厅、县普遍有的道教庙宇之外,各地道观、宫、庙有:
一、汉中府(未注朝代者为清志中原末载时间)
高峰观(元建)、文昌观(明建)、五云宫(明建)、真武宫(明建)、药王庙禹王宫、
天师堂罗祖庙五郎庙、老君观九仙观朝天宫、青龙观玉井观
二、褒城县
云台观(汉建,宋重修)上清观(明建)成化观、通慧王庙五郎坪庙
三、定远厅(镇巴县)、禹王宫万寿宫青鹤观、真龙观龙台观
四、城固县
唐仙观(汉祠)、奉真观(唐建,宋重修)、白鹤观(唐建)、安宋堂(唐建)、朝天观(明建)、三鹤观(明建)、玉皇观(明建)、上圆观、洞天观(明建)、扁鹊观(明建)、集灵观(明建)、天庆观(明建)、冲虚观(明建)、洞阳宫(北魏)、上四池(明建)
五、洋县
兴势观(唐建)、玉真观(唐建)、玉皇观(元建)、五云宫(宋建)、崇道观(宋建)苑门观(宋建)、真武宫(明建)、韩仙观(明建)、北极宫(明建)三宫楼三清宫禹王宫、协天宫青山观
六、西乡县
真武宫(明建)、祖师殿(明建)、五云宫(明建)、万寿宫禹王宫丰都殿、青山观白云观罗家堂
七、宁强县
妙相观(宋建)、秀峰观(明建)、玉皇观(明建)、东山观(明建)、宝竹观(明建)、中台观(明观)、圆山观太元观棲云观、西山观北极观元真观、九台观元天观
八、略阳县
东岳庙玉皇庙丰都庙、三清观万寿宫圣母殿、磨针殿
九、勉县
女郎庙万寿宫(明建)、太白庙、三官庙娘娘庙三教宫、玉皇庙丰都庙朝阳洞、无岳观
可见,汉中境内道观庙宇、宫、祠甚多,反映出从古到今汉中历史文化丰富,历史典故很多,给汉中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