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逛宝鸡之秦公一号大墓

家乡区县: 宝鸡市渭滨区

秦公一号大墓


1 简介

秦公一号大墓呈倒金字塔状,迄今中国发掘的最大墓葬。全长300米,西周以来殉人最多的墓葬,达186人;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文字多达180多个。
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迄今发掘出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实物例证。占据我国考古史上的五个之最----秦公一号大墓,位于关中平原西部,陕西凤翔镜内,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
大墓的发掘是对奴隶制社会的生动再现,也是对世人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的最好题材。出土珍贵文物三千五百余件。墓主秦景公(公元前577-537年)系穆公四世孙始皇先祖。大墓引起了国内外的密切关注。许多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墓墓室东西长59.4米、南北宽38.8米、深24.5米,大墓加上东西墓道呈“中”字形,全长达300米,总面积5334平方米。大墓虽经历代200多次盗扰,考古发掘中仍清理出土各类珍贵文物3500多件,并发现我国最早的一具“黄肠题凑”葬具。
80年代考古发掘结束后,秦公一号大墓墓室用沙土回填保护起来。去年以来,经有关部门同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遗址所在地的南指挥村合作,采取“国有民助”方式,对秦公一号大墓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经过认真规划和一年多的施工,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初具规模,成为一处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游览区。
面对国家重点开发中西部的大好机遇,早在三年前,凤翔县南指挥村支部书记赵生祥同志已经开始带领村民集资对大墓进行整修、复原,现已建成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占地60亩。布局分为大墓遗址区、椁室展览区、宗庙祭祀区、展出内容主要包括大墓墓圹、陪葬殉人、陪葬品、椁室等场景和近百件复制文物,辅之以其他影片,模型及图文资料。
目前,该馆已对游人全面开放,是我国第一个可供进入椁室参观的景点,使人身临其境,对先秦政治、经济、文化等概貌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留恋忘返、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 特点

秦公一号大墓呈倒金字塔状,占据中国考古史上的五个“之最”:迄今中国发掘的最大墓葬;西周以来殉人最多的墓葬;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迄今发掘出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实物例证。
3 意义

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对秦国早期历史和先秦丧葬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秦公大墓从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反映了秦国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为研究秦国历史提供了新的佐证。

yajie(2014-06-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