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岸边,有一家“王三鱼馆”,主人王金清不仅经营着鱼馆,还担负起了守望生命的使命。
10月19日上午,王金清像往常一样忙于生意,突然听到不远处有断断续续的呼救声传来。他向水面望去,发现有人在挣扎。王金清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驾驶自家的快艇向落水者全速驶去。他知道,10月的水温很低,落水者即便识水性,也坚持不了几分钟。快艇眨眼间到了落水者身边,王金清一边大声指挥落水者不要乱来,一边瞅准机会拉住了对方的胳膊。落水者得救了,上岸后却一言不发,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王金清一边安慰获救者,一边通知了当地派出所,直至警察到来才离开。第二天,大伙儿了解到,获救者来自巴彦淖尔市,在我市做生意失败,赔了30多万元,绝望之中想到自杀,但跳水之后又本能地呼救,正好被王金清救起。
王金清是稀土高新区画匠营子村人,在黄河岸边开鱼馆多年,救了多少次人他已经记不清了。他说,差不多每年都会遇到几起寻短见的事,自杀者大多是年老多病、生活压力过大或身患重病的人。每次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上前说服、劝导。可能是多次救人成了习惯,王金清忙生意的时候也总是注意着河面,特别留意那些孤独者的身影。他不无自豪地说:“凭经验,我一眼就看得出来那在岸边犹豫徘徊的人想要干什么。”
他的快艇还成了遇险者的救生艇,就在今年夏天,他还发现一个游泳时遇险的人,救上岸后才发现是本村的一名青年。与被救者结为朋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不图什么,而有时却意外地与被救者成了朋友。2005年的一天,鱼馆里来了一个年轻人,问王金清是否记得几年前曾经救过他。那时他还是医学院的一名大学生,由于遭遇失恋而苦恼不已,愤而将给女孩买的新衣物抛进了黄河,可就在衣物离手的一瞬间,他猛然想起衣兜里还装着三千多元现金。情急之下,他跳进水中去打捞,可几分钟后就精疲力尽。在他极力呼救后,王金清救下了他。毕业后,死里逃生的年轻人在外地辗转了几年,却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救命恩人。现在,他每年都要到鱼馆里来看望王金清。
王金清不只救人,还救了一条珍稀的野生娃娃鱼。
今年9月16日早8时许,王金清发现,一位老人捕捉到一条与众不同的鱼,正是他半个月前放生的那条“怪鱼”。那天,一位捕鱼者拿着一条罕见的鱼让王金清辨认。王金清自小生活在黄河边上,对这里的各种鱼都很熟悉,却从没有见过这样的鱼。为了安全起见,他说服捕鱼者不要随便食用或卖给别人。怕这条“怪鱼”死掉,最终,王金清花了500元钱将这条鱼买下,并和村里人一起开着快艇将它放生到黄河中。没想到的是,半个月后这条鱼再次落入捕鱼者的手中,而恰巧又被他遇上。这次,王金清花了1000元,再次买下这条鱼,并决心找有关部门的专家辨认一下。在九原区水产管理站,这条身长71厘米,重约1.3千克的鱼被确认为罕见的“娃娃鱼”,学名“大鲵”,属于濒危物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只是大家都不明白,这种一般生活在山区溪流、小河中,具有爬行类动物特征的小动物,怎样来到了根本不适合它生存的黄河当中?但不管怎么说,救了它一命,王金清心里十分宽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