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提要:
诸城有着"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位于潍水之滨的刘墉板栗园,因曾是清代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私家园林而得名,是一处集森林景观、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园林。栗园总面积18000余亩,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有10000余棵,仅明清时期的板栗树就有3000多棵;园内空气清新,候鸟云集,被誉为"古树王国、天然氧吧"。
二、报告正文:
诸城市古板栗森林公园位于中国板栗之乡--诸城市昌城镇,西距206国道2.5公里,南距诸城市13公里,南北长达15公里,总面积23510亩,是一处集森林景观、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园林。
森林公园内现尚存明清古树3600多棵,最古老的栗树名为"祖孙树",树龄已有400多年。另外还有老歪脖子树、宴官树、凤凰树、幸福树等古栗树,都是因其形似而被人们冠以其名,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向往。园内森林繁茂,百草葱茏,有木本植物80多种,草本植物120多种,野生动物100多种。园中候鸟成群,鸣叫声声,千回百转,绿树掩映着护栗红房、看瓜圆屋,恰如古人憧憬的世外桃源。
栗园乃至整个昌城镇区域曾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著名的"潍水之战"就发生于此。战争留下了全国少有的汉墓群落和潍河东岸大片荒沟滩涂。吕后七年,昌城设县,刘氏王公大兴土木,建造了昌王城,潍河东岸便成为昌王狩猎的天然林园。到了明代,潍河东岸乃"垦植家栗,渐成大行"。大清乾隆年间,栗园已达数千亩,为宰相刘墉、诸城首富王家巴山村王氏大财主所建。古老的栗园孕育了神奇瑰丽的板栗文化,园中既有凤凰送栗、恋人徇情、二郎堆山的传说,又有光阴寺、炳烛寺、天齐庙、歇马台遗迹,是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乐土。
园中的主要山脉巴山,海拔156米,逶迤绵长,在潍河、百尺河双流交汇处,拔地而起,形成雄踞八方,昂首西望,气吞四野之势。巴山后坡有古迹--康家古冢,南面有光阴寺遗址。巴山出产药材近百种,其中淮香附、地榆、野菊花被医药界定位同品种的上品。站在巴山顶部向南遥望,万亩栗园,万亩葱茏,浩浩绿海,云雾缭绕。眺水台是园中的一处观景点,由1500多盘石磨垒成。登台西眺潍河,拦河闸横空出世,锁住河水,碧波荡漾,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向南遥望,波光粼粼,泛舟点点,芦苇丛生。潍水流急,水中沙洲,绿草萋萋,白鹭时而水中嬉戏,时而沙洲寻觅,时而纷争惊起,好不快意。傍晚,潍水共长天一色,雾霭与白鹭齐飞,令人心旷神怡,飘逸潇洒。另外,园中还有"芦河明园、凤鸣坡、潍东明园、金沙滩、情人岛、观鹤崖、光阴寺遗址"等七大游览区,吸引了无数游客,成为人们旅游度假的胜地。
近年来,以栗园为题材的说唱、以"栗子宴"为主的栗食文化已越来越受人们喜欢。愿板栗园给广大游客带来幸福吉祥!
刘墉板栗生态园位于昌城镇西北方向3公里处,距镇驻地5公里、城区15公里,北依风光秀丽的巴山,西临碧波荡漾的潍河,涵盖潍东村、芦河村、赵家屯村等十几个自然村,是潍坊市、诸城市确定的"十·二五"规划重点实施的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占地1.8万亩,核心区面积1万亩,年产板栗200余万公斤,是江北最大的板栗生产集散地。板栗生态园古树密布,据考证最古老的树龄有四百多年。每年春夏季节,园内古树葱郁,栗花飘香,形成茫茫林海,是省内面积最大、古树最多、国内罕见的大型古板栗生态园区,诸城每年夏季举行大型国际烧烤节。
诸城刘墉板栗园新建道路15万平方米,铺设雨污管道7000米,开辟了凤鸣坡、金沙滩、眺望台、迎官道、现代化生态园、垂钓园、四季果品采摘园等旅游观赏景点,充分体现板栗园生态环境的旅游景点。公司的成立积极推动了诸城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不仅仅局限于本省,外地游客也日渐增多,节假日客流量达800人/天。
1997年被评为"中国板栗之乡";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009年板栗获得第二届黄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旅游土特产品银奖;2009年刘墉板栗园获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获诸城市十佳旅游企业;2011年1月诸城刘墉板栗园的板栗被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评为有机板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