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怒江

  怒江州尽管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经济的诸多原因,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发展利用得并不很好,直到2004年全州小水电发电能力也只有6.4万千瓦,仅够城乡基本生活用电需要,很难支撑较大规模的工业发展。自从招商引资大规模开发中小水电以来,由于州、县党委政府的重视,投资业主的努力,怒江州的中小水电开发建设迅速发展,到2006年8月份,全州新建投产发电的电站已有10座,总装机容量15万千瓦,已是建州50年来所建电站发电能力的2倍多,大大缓解了怒江州电力不足的问题,使“矿电经济强州”的决策得到了实施和落实。预计2007年新增发电能力20多万千瓦,全州总发电能力将会突破40万千瓦,出现州电内需有余的新局面。从目前的发展势头看,计划开发的100多万千瓦的中小水电站,在”十一五”规划期内都有可能建成投产发电,年发电量可达40—50亿千瓦时,中小水电作为怒江州建设国家级水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名符其实的成为怒江州的支柱产业,怒江州的电力将有实力加入国家电网的统调管理范围,参与“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市场竞争,充分显示它在怒江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中小水电作为怒江州能源基础工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会在未来怒江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就是在近期之内它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也已经显观出来,具体表观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电站建设期间,可以为当地税务部门缴纳一笔可观的建筑安装税,还能为当地农民工提供数额不小的劳务费。以100万千瓦装机的建设规模。大约5年的建设周期,按照怒江州地税局核定的每千瓦装机收取98.42元的建安税收税标准,全州就可收取1个亿的建安税,在5年之内,平均每个县每年可增加税收500万元。这个数字,在有的县中超过了电站开发前全县财政收入的总和。根据调查统计,在怒江州建设一座1万千瓦装机的电站,需要支付100万元以上的短途运输费用,这笔费用大都落在了当地农民工的手里,以100万千瓦装机计算,也是1个多亿人民币,以怒江州50万人口计算,人均年增加收入40元。这些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发电之后,如果能够全额上网满发满送,每年可为地方财政缴纳7000万元—1个亿的税费。另外,电站在建设期间和在建成投产之后,对怒江州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市场消费等各行各业的拉动和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电站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福贡县匹河乡沙瓦村的变化就可见一斑。

okay(2014-06-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