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的府县治所,方圆数百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使各种文化交相辉映,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在这座千年古城永年广府占据它的一席之地。古城的人们历来有尚武的习俗,天天晚上,男人们总要凑到一起,他们多练一些从南方传来的大洪拳、小洪拳之类。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和古城厮守着一种天然的默契。一切都是那么平静、祥和,好象是在无意中静候着一个契机的来临。
太极,这个玄妙的境界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开始向这座小城慢慢地靠临。
天道酬勤铸杨武雄风。《周易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易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文字上最早关于太极的记载。宋周敦颐解释说,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分阴阳二气,并由此推衍而成人类万物。总之太极是气,是一个玄微浑沌的原始世界,是一种极高邈的神秘境界,极尽宇宙阴阳正反矛盾之玄。
明洪武初年道士张通坐悟天机偶通灵犀,引进道家的导引和吐呐之术,摸索出太极拳理。后历代沿传至河南温县陈家沟。绵绵几百年,如一脉暗流,隐蔽于门户之中。
也许是历史垂青广府,也许是广府千百年经济文化的积淀形成的浓厚氛围,自然地生发了这种意识的菌苗。像文学史上千年的发展出现李白、杜甫那样,在晚清的广府城里出现了注定要使他们肩扛重任开创大业的杨露禅和武禹襄。他们摘取了这个历史的机遇,巧妙地把太极这种极丰富极特殊的文化形式嫁接了过来,使古城的文明又融入了新奇的内容,迸发出了辉耀世界的光彩!
杨露禅祖籍永年县闫门寨,后移居广府,本是广府南街的一位以卖煤土做短工为生的小市民,他少时始习少林外家拳,技艺超群。但在一次极偶然的机会里,他领略了河南温县陈家沟在广府开设“太和堂”药店老板的太极异功。其轻灵精微,妙不可言,把这个古城人震慑了。于是这个倔强的汉子立志改习太极。在友人武禹襄的资助下,他苦心砺志,三下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历时18年始得其精髓,并创出了属于自我的杨式太极拳,后又被聘为京城王府的拳师,被京城的武术界誉为“杨无敌”。清光绪皇帝教师翁同和曾为杨露禅撰写一幅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杨露禅学成后,轰动广府城。已考取秀才的城里乡绅武禹襄也南下赵堡镇拜师陈青萍,学太极新架。武氏聪颖灵透,经多年潜心研磨,又创造了一种既不同于杨式又不同于陈式的武式太极拳。
太极拳术极尽阴阳化变之玄妙,步履灵活,外柔内刚、变幻无穷,讲究借力打人,以柔制刚,一时被武术界誉为技击之冠。
在杨、武的影响下,广府城内研习太极者蔚然成风。特别是李亦畲、郝为真等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以后,使广府很快便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太极文化集团。
武禹襄、李亦畲在实践的同时,倾毕生精力整理钻研太极拳论,从拳式、走架、推手到各种实用器械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们所撰写的《三字诀》、《打手要言》、《四字不传秘诀》、《撒手密诀》等文章言简意赅,精切绝妙。可以说,武、李是太极理论和实践上前所无有的集大成者,对中华太极的发展做出了极为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广府奠定了千古不移的“太极城”的地位!
经过两代人前后数十年的苦心实践,太极拳在广府古城达到了空前的鼎盛,形成了浩大的文化氛围。从此,两大派系太极齐头并进并和由它们繁衍出的孙式、吴式太极拳一起浩浩荡荡地推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并风靡全世界。
据武氏在拳论中总结,太极的最高境界为“敷、盖、对、吞”,不假以技击便可制人,“全以气言”、“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其精绝高妙,神入化矣。
广府古城,积千年之毓秀,始成如此之灵技,其偶然哉?其必然哉?
太极文化助旅游腾飞。太极兴于广府,造福于全人类。永年县委、县政府把弘扬太极、开发古城,发展太极文化作为强县富民的重大举措,倾力打造魅力永年。该县把广府文化旅游开发作为全县经济增长点,专门成立了广府综合开发工程指挥部,并出资190万元聘请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等人编制了《广府古城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该规划按照保护文物同发展旅游相结合,加强基础建设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原则,将永年广府文化旅游开发分成三个阶段。按照规划,该县重点实施了800亩太极迷宫、万亩荷花园、千亩湿地森林、300亩太极湖以及两万亩芦苇荡等,完成了古城墙抢修、城门楼复建、环城墙生态走廊、芦苇荡综合开发、大石桥建设等一批开发工程。经过大规模综合开发,广府古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彰显了古城独特魅力。近几年来,为进一步弘扬光大太极拳,永年县成功举办了十一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交流大会和六届广府太极拳年会、首届武式太极拳高峰论坛等一系列活动,邀请国内外太极名家前来交流切磋拳艺的同时,启动了“太极4221”工程,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大力普及太极拳,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设立太极拳研究中心和太极拳培训基地,创办了《太极》杂志、编纂了《永年太极拳志》,建立了太极拳网站,建起了有力地加快了太极拳推广步伐。目前,该县有太极拳学校30所,注册拳师70人,近70%的民众都练习太极拳,太极拳已成为群众普及性健身运动。永年还加快太极文化整理和宣传步伐,出版了《太极传奇》、《荆园小语》、《广府新民歌》、《广府清明文化》等系列丛书,建起了“太极文化碑苑”,收入了海峡两岸100多名书法家的134幅 “太极名句”书法作品,完成30集电视连续剧《广府太极传奇》的拍摄,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被遗忘的古城》、《太极之乡》、《神秘水中城》等纪录片,先后在中央四套、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永年已成为世界太极拳特别是杨式、武式太极拳组织之间联络和信息交流中心,每年都有近万名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前来寻师问祖交流拳艺。鉴于永年对太极拳的普及所做贡献,该县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太极拳研究中心”,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特别是2010年10月10日成功举办的“2010中国邯郸(永年)太极峰会”更是吸引了包括韩国、土耳其、德国、印度等国内外74个代表队、653名选手参加。当天的开幕式上,5000名太极拳爱好者在古城墙上集体演练太极,气势恢宏。此次峰会开创了历届太极盛会新辉煌,助推永年太极进一步走向世界,使广府向世界旅游目的地阔步迈进。
为更好地让太极拳走向世界,永年在实施了“三门桥”建设、弘济桥公园、护城河护坡、太极文化广场建设、千亩生态垂钓园、藏兵洞开发等多项开发工程的基础上,今年按照城北科技区、城南商住区、城中旅游区规划,坚持“古城为根,水系为脉,太极为魂,三区并进,内改外拆,复堤筑岛,引水造林,塑造亮点,将广府打造成最具竞争力的江北水城”的发展思路,加大拆迁拆旧和开发建设力度,投资10亿元,启动了弘济桥公园扩建、古城街道立面改造、太极岛开发、武禹襄故居改扩建、杨露禅故居周边改造、永年洼水面开发、国际太极拳交流中心、杨陵搬迁、景区绿化等十项重点工程,建设精品景区,致力打造邯郸市魅力后花园和世界太极文化交流中心, 形成完整的太极文化旅游体系,永年广府已伸开双臂喜迎八方来宾共叙太极未来。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lixueting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