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力恕,字观川。父策谦,见《方正传》。力恕三岁能以意字旁,得其音义。稍长,于书无所不读。弱冠,读宋五子书(注:北宋五子指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穷日夜不倦,遂有所得。康熙庚子(1720年)中乡试第一,明年(1721年)与兄立中成进士,并选庶吉士(注:明太祖洪武初年,选进士于六部诸司及翰林院之下观政,翰林院之下者称庶吉士)时号“二夏”。以掌院(注:明清两代翰林院掌院学士的省称)荐授编修。癸卯(1723年)充京闱同考官(注:指明、清乡试、会试中协同主考或总裁阅卷之官,因在闱中各居一房,又称房考官,简称房官),甲辰(1724年)充山西正考官,纂修《明史》。忽心动曰:母念我也,即日告归。督抚聘修《湖广通志》。母卒,侍父于蕲水学署,请终养,许之。力恕屏迹林下三十年,未尝一日废学,其论学务在穷理,随事体验,以求自得。故其为教也,平易和乐,不立异同,众人易从,而贤知者终身由之,无复流弊。主讲江汉书院,负笈至者岁数百人,循循皆由礼法。或问为学之指,第教之立志,而归于因文以见道。是时场屋(注:科举考试的场所)之文浮丽,力恕谓制艺正则人心正,而学术有所从出。自为课艺,辑题解,引申推广而穷极其本,于是学者翕然知返,楚中文风大振,乃恕功也。乾隆丙辰(1736年)举鸿博(注:清代科举设博学鸿词科,亦称鸿博),丁卯(1747年)举经学,皆固辞。居母丧,哀毁骨立。父年高,事之益谨,膳非亲尝不进。晚年布袍竹杖,往来闾里,望若神仙。年六十五,无疾卒。
我的微博及新浪博客:那些逝去的流年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thm1205441
梧桐子我为家乡代言:http://www.wutongzi.com/kan/hubei/xiaonan.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