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一元——祖籍秦安

家乡区县: 天水市秦安县

 侯一元,字应乾,号之川,秦安县兴国镇人。 青少年时期,随其父在京城(今北京)读书,深受当时著名学者的熏陶。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熟读经史,尤精《礼记》。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领乡举进士,授工部都水主事,监闸于济宁(今山东济宁)。济宁素有市宅、田园、湖池、通航之利,历任监闸官员谋利于是,已成惯例。侯一元到任后,立志禁罢恶习,于是他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一无所取,还令其下属不得违犯。济宁位于水路要冲、交通枢纽,因而船只停泊和来往常常拥挤不堪。然而,来往这里的一些官商,横行霸道,目无法纪,他们常常一次乘楼船数十艘、隐藏巨商大贾于船中,招摇而过,偷漏关税。到达闸口,气势汹汹,管闸人等屏息不敢正视,如果动作销有迟缓,便遭呵斥甚至毒打,即使监闸主事也不敢多于过问,其它船只也只得让路于他们。 针对此情,侯一元下令规定,开闸闭闸要按时,过往船只须按先后顺序过闸,任何船只均得检查,并照规定付税,方能放行。对不按此令者,不管什么人,一律绳之以法。令行后,那些平时横恣的官吏再也不敢妄动,都敛息照办。但他们对侯一元怀恨在心,明枪暗箭接连而至。面对官商恶吏的种种威协,侯一元大气凛然,无所畏惧。当时社会上就有人劝他少惹恶横,不然"旦夕祸及矣"。而侯一元却说:"吾知有吾法,祸福非所计也。"他的母亲曾劝说他不要这样做,他对母亲说:"这是儿之职也。"侯一元的做法,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称赞。济宁人争相传诵:"自吾闸有主事,未有若侯公者。"侯一元在济宁任监闸主事三年,离职时,当地百姓立碑歌颂他的政绩和品德。

 后来调侯一元任礼部主事,进兵部员外郎、郎中(兵部司设郎中),他仍然秉公办事,刚正不阿。额外隶金将领寻私求倖进职,他坚决反对,痛抑进职,因此常与同事、上司往往不合,不得已告病回乡。六年后,经御史推荐,侯一元又被召为吏部验封郎中(部属各司之长官)。任职其间,他上奏了好多关于改革时弊的建议,尤其是"革除皇亲世荫侯爵的制度"的奏章,惹下皇亲国戚与当朝权贵对他的不满。任职不到一年就卒于官,解棺葬于故里,即今秦安县城东北里许的七星岭南麓。侯一元仙逝后,受到了仕人百姓和家乡人民的悼念和爱戴。南海(今广州市)人霍韬为他撰写了《墓志铭》;蒲田人林文俊为他撰写墓表。赞扬他刚正不阿的品德和慨叹他不被重用的婉惜。
http://www.wutongzi.com/
http://www.wutongzi.com/kan/gansu/qinan.html
http://abc.wm23.com/dengtian_

MarIo(2014-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