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寰(1908-1949)名步瀛,以字行。文县城关人。清末进士程天锡长子,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革命烈士。
民国15年(1926),毕业于兰州第一师范学校。民国25年(1936),“双十二”事变发生后,为响应张(张学良)、杨(杨虎城)两将军联合抗日的号召,程海衰在平凉(任专署秘书)策动反蒋起义,因事泄而失败。抗战爆发后,程海寰奔走呼号,宣传抗日救国,并连续赋诗,抨击达官贵人,险遭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主席谷正伦枪杀。民国29年(1940).在西安与杜斌垂、王菊仁(杨虎城的秘书长.后为西北民盟重要领导者之一》、杨干垂等商定反蒋起义方案,拟定在文县、武都、康县等地建立川陕甘抗日根据地计划,并筹集经费2000元,由海寰带往武都进行策反事宜。在此期间,并利用担任过眠县专署秘书的条件,营救了被捕的地下党员张敏、胡必昌等人.民国30年(1941),程海寰在眠县与李郭成、李武垂等一起策动保卫团、保补团等部起义。因泄密,起义失败。民国31年((1942),程海衰受任谦(解放后于甘、陕两省先后任副省长)的委派三次前往武都,与王德一、张英杰等人研究再次发动起义及建立川陕甘游击区的计划,并亲笔起草了《西北各民族义勇军宜言》及宣传口号。32年(1943)初,震惊全国的甘南农民起义爆发后,程海寰因势利导,促成了武都实力人物王德一及驻武骑兵营长张英杰率部起义,从而壮大了甘南农民起义的力量。是年秋,随胡公冕(解放后任国务院参事)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访间,受到党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接见。
抗战胜利后,程海寰转赴上海从事民主运动,结识了张澜、黄炎培等人。民国35年(1946)经王菊仁介绍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民国36年(1947年),在上海营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情报局派往上海进行工作的曾广炎,遂由山东军区情报局邀往山东会见党的领导人并商谈工作问题.后将程的工作关系由中共华东局转往西北局和甘肃工委,自此与杨静仁等结识。民国37年(1948) 6月,程海衰再次赴延安请示工作,又一次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并接受其教导和指示.为迎接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他到天水,联络民盟盟员汪剑平、赵方云、李仁及民盟盟员、中共地下党员杜汉三、聂宵田(民盟甘肃省支部负责军事联络的委员)等,于9月在天水成立了西北前进同盟策动委员会(简称“西策会”),以策动国民党地方武装起义.配合解放军西进。西策会由程海寰任书记,杜汉三、聂青田、金作鼎、严子夏、王友仁等为委员,罗全壁负责与延安、中共西北局、甘肃省委的联络工作。当时,西策会掌握的武装已有西安绥靖公署新编第一旅(严子夏任副旅长兼一团团长)、第二旅(王友仁任副旅长兼一团团长)等,共一万三千多人.民国38年(1949) 2月,西策会的重要领导成员辗转集中于陕西凤翔召开会议,决定于3月中旬,于陕西兴平、武功一带起义,然后将部队拉至甘肃文县、武都、康县一带开辟川甘陕游击区。会议决定,将起义部队定名为川甘陕游击纵队,并决定由严子夏任纵队司令员,程海寰任纵队政治部主任委员。在起义计划即将实现之际,由于西策会凤翔会议的机密为敌特侦获,程海裹等人于同年3月9日起相继被捕.
程海寰被捕后,受尽酷刑,坚强不屈。于狱中赋绝命诗三首(收本志艺文章).经难友尹克强乘放风时团成纸团传给赵方云,赵腹记成诵后带出.1949年5月17日,程海寰、严子夏、王友仁、聂青田、金作鼎等13人被敌特机关以“受命共匪,直承不讳”等罪名杀害子西安玉祥门外。在刑场上程海寰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壮烈牺性,年仅41岁。
程海寰殉难不久,西安、天水等地相继解放。经民盟西北总支部报请当地政府批准,程海寰等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程海寰生前遗著,由友人叶惟熙编为《革命烈士程海寰遗作》,计古今体诗36首,词3阙,书简17通。甘肃《陇右近代诗钞》中,已收录刊出了程海寰诗.甘、陕诗坛论及:“海衰诗,固非仅以文字感人者。其就义长安时,从容赋诗,以止水心情视生死大事,英烈异常,其人其诗,益显光辉”。
http://www.wutongzi.com/
http://www.wutongzi.com/kan/gansu/longnan_wenxian.html
http://abc.wm23.com/gangzi_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