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眼中的好干部袁贤光眼中的"家"

家乡区县: 湖南省宜章县

人民眼中的好干部宜章县商业局退休干部袁贤光眼中的"家"

他是商业局退休老干部袁贤光,今年81岁,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给予他们家庭"和美家庭"这一光荣的称号!他们都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千千万万稳定和谐的家庭,就不会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家庭的和谐尤为重要。 在这里,他想简单地谈谈他"家"的一些情况,与大家一同分享。

他的"小家"

他出生在宜章县梅田镇上寮村。家境穷苦,父亲在他8岁时因病去世,勤劳、倔强的母亲再多人劝说都不愿再嫁,守寡带着三个孩子艰难生活。就在这种自己都还在饥饿线上挣扎的情况下,他母亲还经常行善做好事,送米送菜接济更穷困的人,借钱帮助他人渡难关,一直行善到81岁辞世。母亲的向善、行善、积善的默默行动,影响着他,也营造了明德惟馨的崇高家风。

他的老伴胡金莲今年77岁,他们育有二子二女,结婚57年来,虽然家境贫穷,生活艰难,但他们一起努力,克服了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的四个儿女都孝顺懂事、积极上进。逢年过节、周末,儿女们都会回家陪他们聊天,帮着做家务,一家人其乐融融。

他和老伴夫妇生活节俭,把甘于奉献作为乐趣和追求。他和老伴工作几十年没有存款,工资全用到帮弱扶困,一直住在不足60平方米的老宿舍。每次有地震洪灾的,两人都会捐一份。经常有穷人残疾人上门找帮忙,老伴总是热情招待吃饭,有时一个午餐煮几次,但她从不厌烦。有一次,一个小女孩读不起书,流着泪背着棉被回家,她马上取了2000元给小女孩,之后一直帮助读书。母亲的善良大爱、老伴的同甘共苦成为了袁贤光"小家"幸福的源泉,也成为了他关爱群众、帮助群众的精神力量。

他的"大家"

他20岁入党,今年有着61年党龄,他始终坚持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牢记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洪水中,为抢救群众财产,他手骨折断;防空洞出现险情,为保护别人,他被硬土砸昏,一天一夜才苏醒;救火中,他从三楼摔下,断了两根肋骨......。退休后,他一直积极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尽心尽力为贫困户、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他虽然年事已高,但比任何人更尊老孝老,先后悉心照顾21位孤寡老人,直到他们生命最后一刻。帮助"红二代"李白开、高庚慧、陈淑仪等老人解决生活困难等实际问题。帮助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户籍的244个老人解决户籍问题,并让其享受低保、社保及高龄补贴。他心系百姓,时刻把弱势群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帮助身患血癌的县六中学生李志勇、六岁地中海贫血症患者邓波、"玻璃姐妹"廖小娟、廖慧娟筹集医疗费,帮助县一中学生谷乐娜解决低保、享受教育基金救助。近年来他悉心照顾和帮助的残疾人就有20多人。他非富非贵,却善为无米之炊,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了500多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受过他帮助的人达1.3万多名。

他是宜章县00001号义工,节假日他带孩子们参观革命斗争遗址,给烈士扫墓;学雷锋纪念日,带孩子们过街穿巷做好事;寒暑假跟回乡的大学生一起走访革命烈士后代,给残疾人和孤寡老人送温暖......大善勇为,小善乐为,在他言传身教下,儿女们都加入了义工,小小县城里的义工和志愿者也增加到数万人,义工成了宜章人最荣耀的称号。近3年,他带领义工先后为12名危重病人和残疾人发起募捐活动,共募得善款120多万元。

他的善行义举照亮了一位位孤寡老人、贫寒学子、失足青年、困难群众的希望人生,是"大家"的知心人、送暖人。

他的"国家"

"有国才有家",他始终坚持党和政府要为民的群众路线。退休二十多年来,他像个永不知疲倦的战士,提着一个装满困难群众资料的破旧袋子,拖着七级伤残的腿,整天四处奔走,积极监督政府部门、协调党群干群关系,搭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他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代言人和维权者,近年来,他为宜章县妇联义务接访35人次。他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标杆,深受大家的认可和敬佩。他先后被县委、县政府纪委、监察局等53个县直机关、乡镇、单位聘请为监督员。他是志愿者(义工)协会名誉会长,为全县化解各级各类矛盾纠纷多达1.2万多人次。

他爱"家"的举措赢得了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肯定和认可,先后荣获郴州市文明市民标兵、全县"十佳老干部"、2011年感动宜章十大人物、湖南省学习雷锋优秀志愿者、"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和"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爱心换来了家庭的幸福,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他想说他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他们所做的事是每个社会公民所应该做的平凡小事,但他们懂得:幸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夫妻双方用心照顾对方,用情建设家园,大事面前懂得奉献,小事面前知道珍惜。他希望每一对夫妇、每一个家庭、都能乐观向上、互敬互爱、任劳任怨,那么平凡生活就会变得甜甜蜜蜜,普通家庭就会变得美美满满,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首昭华(2014-06-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