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山自然保护区

家乡区县: 张掖甘州区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是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东经100度45分-100度51分,北纬39度0分-39度04分,距张掖市城东30km处,呈西北西走向。东大山是中生代以来发育成的断块山,属阿拉善台块的一部分,在大地貌上具有断块山的一般特征。保护区各类森林是河西走廊北山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

简介

东大山名胜风景区位于甘州城区东北32公里处。这里山峦起伏、氛雄伟、山秀峰奇、沟壑纵横、岩峻石怪,松柏苍翠、花草飘香,飞禽走兽繁多,一路山谷幽幽,杂树丛生,游人来此如入仙境,心旷神怡,留峦忘返。山门前有一巨大石矗立,独守山门,称为女娲石,传说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一块,掷抛于此,若仔细观赏,女娲手印依稀可见。陡峭的奇峰异石还造就了“棋盘绿荫、神仙赐福、接驾神泉”等自然景观。棋盘山中间有一条界线分明的“楚河”,两边各一营盘,棋局对弈,传说是道家祖师袁天罡和张天师云游至此对弈,布下棋局的真实反映。棋盘山后有泉水涓涓,盘山而下,远望九曲长河,近则龙飞凤舞,充满活力,如同接驾之势,故名曰:“接驾神泉”。更有以形取名的“天河飞渡、桦林佛钟,通天栈道,登天云梯、大漠逐鹿、无限风光”等自然景观琪神兼备,栩栩如生。古建筑东山寺又名相国寺,始建于西夏,无明亦有,清代鼎盛,红沙窝古堡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当地人们为抵御贼寇而建的一座大庄园,别具一格,宽厚雄宏,有很重要的史学价值。如今东大山风景将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各方游客,给人以美的享受。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欢迎您来猎奇揽胜。

陡峭的奇峰异石还造就了“棋盘绿荫、神高赐福、接驾神泉”等自然景观。棋盘山中间有一条界线分明的“楚河”,两边各一营盘,棋局对弈,传说是道家祖师袁天罡和张天师云游至此对弈,布下棋局的真实反映。棋盘山后有泉水涓涓,盘山而下,远望九曲长河,近则龙飞凤舞,充满活力,如同接驾之势,故名曰:“接驾神泉”。更有以形取名的“天河飞渡、桦林佛钟,通天栈道,登天云梯、大漠逐鹿、无限风光”等自然景观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古建筑东山寺又名相国寺,始建于西夏,元明亦有,清代鼎盛,红沙窝古堡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当地人们为抵御贼寇而建的一座大庄园,别具一格,宽厚雄宏,有很重要的史学价值。

生态环境

张掖东大山自1980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林区内的宜林荒山得到恢复和保护,保护区内生态有了较大改善,森林面积由建立自然保护区时的1667公顷扩大到2133公顷。与此同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岩羊繁殖迅速,已对草场构成了威胁……

岩羊数量急剧增加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张掖市甘州区东北部30公里处,占地面积5200公顷,是1980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划归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自然保护区内生态有了较大改善,天然林植被得到恢复,野生动植物数量也明显增加。据了解,东大山林区分布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山杨、高山柳、醉马草、克氏针茅等26科98种植物。栖息鸟类80种,其中夏季候鸟35种,留鸟33种,旅鸟12种,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有金雕、鸢、暗腹血鸡等。兽类虽未进行详细调查,但也至少有甘肃马鹿、岩羊等十余种。据东大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李刚副站长介绍,保护区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的增速最为明显,目前已达3000余只,部分区域密度高达40-60只/平方公里。而在未建站前,整个林区岩羊的数量还不足300只。护林员告诉记者,他们平时巡山时,常看到成群的岩羊。

岩羊对草场构成威胁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站雒天伟副书记告诉记者,自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东大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良好,野生动植物数量剧增,让护林人员感到欣慰的同时,岩羊数量的快速增长也让他们感到忧虑。3000多只岩羊每天吃掉几千公斤草料,在干旱时期,岩羊啃食幼树、幼苗现象严重,对保护区危害很大。

对此,一些生态工作者提出通过开展合理的狩猎活动来减轻草场的压力。据了解,东大山保护区具有开展狩猎的条件,并试办了几次狩猎活动,成功接待了美国、德国、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外猎捕队9支19人和国内猎捕队一支,先后猎杀岩羊16只、甘肃马鹿5头,捕捉岩羊200只。但目前正式开展国际狩猎活动还未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批准。

朝颜(2014-06-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