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县建制沿革

家乡区县: 秦皇岛市卢龙县

卢龙县迄今已有3500余年的历史。上古唐尧之世属冀州之域,隋唐以来县城曾为郡、州、府、县治所。史志所载名胜古迹颇多,有文物至今犹存,金大定年间重修的石幢,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商朝时这里曾是孤竹国的国都。历史上著名的逊让君位的伯夷、叔齐,其故里就在此地。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这里是辽西郡。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中的辽西恰是指此地。

西汉著名将领李广也曾在此地驻守。李广箭穿石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坐落在城南六里之处,称为“虎头唤渡”的古渡口,就相传是其射虎之地。

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龙城”正是指河北卢龙(飞将指飞将军李广)。正式将此地命名为卢龙县始于隋朝,据说是因其北部依傍古之漆水(今青龙河)而有其称。卢龙也是秦、汉长城的古塞名,叫“卢龙塞”,在今河北的喜峰口一带,因山体色黑形似龙而得名。由此也可以说,卢龙县名也是由“卢龙塞”移用的。

2009年7月12日被民政部授予“千年古县”称号。

“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命名

2009年6月18日,“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命名仪式在卢龙县隆重举行。这是秦皇岛市继山海关区被命名为“中国长城文化之乡”“中国孟姜女文化之乡”,抚宁县被命名为“中国吹歌之乡”之后,第三个国字号的文化传承基地。[1]

卢龙历史悠久,迄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殷商时期为孤竹国都,在传国千年的历程中,卢龙一直是国都所在地,后历为郡、州、路、府、县治所。明清时期为永平府,有“京东第一府”之称,13处文物古迹被分别列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996年开始,卢龙相继建成了“孤竹文物馆”,成立了“孤竹文化研究会”。2009年,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同意命名卢龙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并成立中国孤竹文化研究中心。[1]

活动仪式上,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郑一民宣读了“中国孤竹文化之乡”的命名决定,副省长孙士彬、中国民协副秘书长赵铁信共同颁发了“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和“中国孤竹文化研究中心”牌匾。[1]

中国民协副秘书长赵铁信说,卢龙曾经是古代孤竹国的国都,古代的孤竹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孤竹文化,特别是以伯夷、叔齐为代表的历史人物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孤竹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好好发扬。

歪理学说(2014-06-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