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也有黄埔,它没有上海黄浦经济繁荣,但它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与文化。
黄埔区位于中国第三大城市广东省广州市东部,东至东江与东莞市麻涌镇相望;东北部与增城区新塘镇接壤,南部临珠江与番禺区相邻;西部与天河区珠吉街相连,北部与萝岗区毗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源丰富、雨量充沛。黄埔,古老而年轻,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素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南海神庙、“中国将帅摇篮”的黄埔军校及华南第一大港——广州港所在地而闻名于世。
到“黄埔”的地名由来,一个说法环绕南海神庙前的珠江河段,古称为“黄木之湾”,整个河段称为“黄木河”,而沿河两岸都称为“黄木”,由于乡音原因,“黄木”遂转变成“黄埔”。另一说法出自黄木河南岸一自然村——黄埔村(历史上曾属黄埔管辖,现为海珠区管辖)。传说有一凤凰飞来该村地头洗身,所以叫“凰浦”。后因该村黄姓人较多,且是开村人,故改称为“黄埔”(取“浦”字谐音“埔”)。
黄埔,是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市的一个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已在此生息繁衍,揭开了黄埔地区文明史的初页。随着岁月推延,生产日渐发展,社会经济日臻繁荣。汉唐时期,黄埔地区的扶胥镇已是我国联结西亚、欧陆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纵观自秦代番禺建县始至建国后,黄埔几番建置,上下几千年,不愧为珠江口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上黄埔属番禺县管辖。从秦代始直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时,黄埔均属番禺县管辖。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0月23日,黄埔随番禺县解放而解放。1951年,广州市调整行政区域,原属番禺的黄埔车陂、鱼珠、文冲等一带四十五个自然村划入市郊,黄埔划为广州市管辖,同年12月开始筹建黄埔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