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年开始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一年阳大、最主要、最繁华的节日。大正月喜气盈门,初一不出门,初二拜亲人(外甥看拜舅舅,女婿拜丈人),初三、初四拜亲友,初五女性不出门,等“破五”“出行”后和平日一样可以干活出远门。食俗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窝窝顶上天,初四、初五随便,一定过好人七日(吃长寿面),麦八、瓜九日、菜十日。这几天晴朗,就予示今年庒稼丰收,人畜兴旺。初三过后,民众跳社火就开始了,耍牦舞狮子、跑旱船、地蹦子,丰富多彩,饶有情趣,一直闹到正月十五,谓之“活地脉”。
正月十五花灯元宵节:家家扎花灯,挂花灯,形状多样,各有所巧,山水人物、梅兰菊竹、栩栩如生。十五日夜晚,灯盏楼彩灯通明,火树银花,观灯游人络绎不绝,不到深夜,不易不散。食俗讲究吃元宵、吃“茧儿”(一种白面、沙枣、食油、调料为馅,做成形似蚕茧的食品)。
惊蛰日:万物苏醒,人食鸡蛋炒面茶,耕牛灌食油萝卜汤,用盐末擦口腔,清火润肺补养分,精力充沛好春耕。 清明节:扫墓祭祖、修饰坟墓,寄托哀思。
端午节:户户门头掩护物插柳挂艾草、包粽子、蒸米糕、炸油饼,老人饮黄酒(雄黄含砷,不家饮用),年轻少女做“香包”戴香包,馈赠亲人,小娃娃手腕、脚脖、脖颈戴彩线绳、百家锁,表示吉得和祥。
六月六:晒沙浴,民间朝山拜佛,另在这天得胜强烈阳光晒衣、被、纸画,防虫蛀、防霉烂。
七月十五灯山节:祭祖献奠,告慰亡者在天之灵,食俗讲究葫芦包子。
七月廿七日孔圣节。此为文化教育界人士祭礼“大成至圣先师孔仲尼”节日,开祭礼仪,讲演歌咏、会餐。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烙月饼,讲究绘“八卦太极图”、“嫦娥奔月”、“悟空摘蟠桃”图案,夜晚赏月活动,轻歌漫舞、欢度良宵。
九月九日重阳节(如今叫老人节)为老人祝福,送礼品,敬酒祝寿,尽孝心。
十月初一寒十节,天气转寒,祭祖哀思,户户讲究吃麻腐馅包子。
冬至节,是一年中土圭影最长的一天,就是太阳在它运行路线移到最南边的一天,白天从这天逐渐增长,俗有“夏至十八天,冬至当日回”之说,食俗讲究吃杏皮饭。
腊月初八:腊八节,数九寒天,吃腊八粥、五谷杂粮,美味佳肴,共祝人畜平安,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腊月廿三:扫房、除尘、送瘟神,洗洗涮涮迎春到。磨面粉、备柴草,又蒸又烙,一直忙碌到日,张灯、贴春联、门画、鼓乐迎新岁,福禄寿喜临门,食俗讲究坐夜装仓。另外重视“打醋坛”消毒灭疫,以示驱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