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是四川省下辖县级市,由达州市代管,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带,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地处川、陕、渝三省(市)结合部,7个县市的交汇处,襄渝铁路、国道210线(包南路),达陕高速(包茂高速)及川东电网纵贯全市,是进出川的主要通道和重要门户,是连接川陕渝经济、文化、交通的重镇,素有秦川锁钥之称,享有“万宝之源”的美誉。
万源市有国家级地质公园八台山,“十里画廊”龙潭河,“中国仙山”烟霞山,休闲避暑胜地鱼泉山、长洞湖、扁桶峡,以及石冠古寺、观音幽峡、项王溶洞、黑宝林海、茶海晨曦、龙潭温泉等特色生态旅游景点,被誉为“中国西部养生天堂”。
因地处万顷池和诸水源头,故名万源。这里既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八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川东小峨眉是各路商贾云集之域,是川东北边境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万源市的历史呢,是有点复杂,我是在网上搜到的,我不是和清楚。
市境域夏商为梁州地,周为雍州之域,春秋战国属巴国疆土,秦属巴郡宕渠,东汉属益州巴郡宣汉县,唐贞观元年属通州,天宝元年属通川郡宣汉县,五代时置明通院(治地今东南旧院坝)元直属达州和巴州曾口县,明属重庆夔州达县,后属东乡县(治今宣汉县东乡镇)。
明正德十年(1515年)置太平县,清嘉庆年间升为太平直隶厅,道光初年(1821年)复降为太平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安徽太平县同名,改为万源县。
清乾隆六十年(1795)全县分为十保。嘉庆七年(1802)升县为直隶厅。道光二年(1822)由太平直隶厅复置太平县,原太平厅七八九保设城口厅,割巴州(今巴中)之太平、长乐两乡及通江之安仁里、长宁里、麻巴里各甲拨入太平县,时人称“三乡”为新太平,原七保为老太平,时七保三乡共辖119甲,51个场镇,其中九乡黄钟堡设巡检分署。
民国三年(1914)改太平县为万源县,按四川省团务处之规定,改乡保为区团制,时设十个区,连县城52个场镇(团),其中七区黄钟堡设县佐公署。民国十七年(1928)撤。民国十八年(1929)复设分知事公署。民国二十四年(1935)2月,红军北上抗日,撤离万源县境,国民党政府将建制和辖区又恢复到红军入川前。同年6月又将区划由10个区改划为4个区,39个联保。民国三十年(1941)改联保为乡镇、保甲制,时全县4个区24个乡、214保、2040甲、27897户、150469人。
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万源县和白沙工农区,合并设立万源市。万源市是达州市管辖的,那里有很多很多吃的,然后风景也特别美,下一次介绍哈。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