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璧山建县于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境内“山出白石,明润如玉”而得名,自古以来有“田肥美,民饶裕,巴渝名区”美称,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状元,十翰林”。孕育了文学家江朝宗、江庸,医学家张安钦、汪代玺,教育家张凌高等名人,郭沫若先生赞誉璧山为“黛山秀湖”。
璧山县还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西部鞋都、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国优质葡萄之乡、国家卫生县城。璧山生态良好,景色秀丽。境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古有“金剑晴雪”、“茅莱仙境”、“虎峰马迹”等“璧山八景”,今有金剑山温泉、云雾山、缙云山、青龙湖、凤湖、白云湖等“一泉两山三湖”。拥有55.4万亩植被茂密的森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0.2%,人均森林面积高达587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绿岛”。
璧山区位明显,交通快捷。成渝高速、渝遂高速、G319线、S108线和已动工建设的成渝高速复线穿境而过,成渝城际客运专线在璧山开设站点,重庆轻轨一号线也将延伸到璧山。璧山隧道2010年9月28日建成通车后,县城与重庆大学城、西永微电园融为一体,璧山-西永整合体已确立为重庆市对接国际高端功能核心发展轴的关健支点。璧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食品三大新兴支柱产业迅速崛起,正规化建设20平方公里生态工业园区,已规划建设6平方公里西永微电园拓展区,启动100万平方米楼宇工业园,年内建成千亿工业集聚区。面对新的历史机遇,璧山县委、县政府正以建设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实施“三区一美”战略。即建设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生态宜居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统筹城乡先行区,打造和美璧山,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