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鲁菜重要组成部分—— 博山菜

家乡区县: 淄博市博山区

  对于我这种吃货而言,博山的美食是最值得我骄傲的了。博山菜可以说是地道老鲁菜,如果说,张店是淄博市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那么,说博山是淄博市的饮食文化中心,一点儿也不为过。

  孝妇河由南向北,穿越了博山城区。经过世代厨者的薪火相传,学习交流,博采众长,“山东博山菜”成为独具风味特色的品牌,成为鲁菜五大派之一,博山,也获得了“中国鲁菜名城”的美誉。

  博山菜是全国著名的鲁菜系的一个分支,最早的博山菜谱现已鲜为人知。古志记载:“易牙善和五味,淄渑水合,尝而知之。”这说明,春秋时的齐国故地,先人就已经讲究烹调饮馔之法。而博山距离齐国都城临淄不远,且历来手工业颇有发展,商贸交流,饮食服务业,从饭店、饭庄到各色地方小吃也应运而生。

  说说博山菜中的特色菜吧,有八宝饭、拔丝地瓜、酸辣肉皮汤、爆炒肉片、炸春卷、博山酥锅、博山香肠、博山烩菜、博山丸子、杂鱼汤、豆腐箱、烧肉、酥锅、菜煎饼、油粉、白煮羊肉、芝麻肉烧饼、油酥饼、八宝粥杏仁茶、炸三芽(花椒芽、香椿芽、薄荷芽)、石冠五小笼蒸包、苏家烫面包、炸香油馓子、冷麻子江米糕、博山烧锅、白家丸子、香酥牛肉干、酱牛肉、布袋鸡、锅烧肘子、酱烧奇鱼头、鸡汁干贝、炸春卷、烩什锦、麻花牛肚、红扒牛掌、蝴蝶海参、碧绿竹荪卷……

  说起博山菜,不能不提酥锅。相传,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大诗人、文坛领袖苏轼在杭州的任期届满,上呈请调山东,呈请照准,苏轼升任密州(诸城)太守。

  苏轼携苏夫人、子女和苏小妹共同踏上了赴任的道路。春节前到了齐州,与弟弟苏辙一家团圆并在齐州小住,随后启程前往密州。途经淄州(淄川)所属颜神店(博山),苏轼等人在此盘桓数日,顺便为密州州府采购日用瓷器。

  他们在山头窑货市场选购瓷器时,发现每个小窑炉旁边,都摆放着好几个用泥巴垛成的小“锅坑炉子”,炉子上都坐着小砂锅,远远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爱好做菜的苏小妹找到一位窑工,让人家拿起砂锅盖,但见砂锅里有白菜、萝卜、菠菜、油菜、豆腐、海带,苏小妹和苏轼品尝了“大锅菜”,问清楚炖菜的原委。

  苏轼在密州任职2年间,苏小妹经常做“大锅菜”招待苏轼的文朋诗友。熙宁九年(1076年)底,苏轼调离密州,改派山西河中府任职,再次经过颜神店,入住颜神客栈,苏轼和苏小妹来到山头,看到每个窑炉旁边放着一个大“锅坑炉子”,炖了满满一锅菜。苏小妹便买了4样青菜,按照窑工说的顺序开始做“大锅菜”,这次,她创造了层层摆放的办法,先把白菜铺在底层,猪肉放在第二层,第三层是海带、小青鱼,然后一层一个菜样地摆起来,放好佐料,最后再覆盖一层厚厚的白菜,用文火炖了起来。等她掀开砂锅盖的时候,香味弥漫了整个房间,她品尝了一口,感觉这次做的“砂锅”味道出奇得好,具备了鲜、香、酥、嫩的特点。不久,苏小妹发明的“苏锅”在博山广为流传,因为酥锅中所有食物全部酥烂,后来才称之为“酥锅”。

  到了清代,酥锅又被当地人称为“懒老婆菜”,这是因为,当时制作的酥锅口味偏咸,一般又都是在冬季当作过年菜来做,一大砂锅酥锅全家人能吃较长的时间。

  如今,博山酥锅已经不仅仅是博山人的家庭菜肴,而是走进了宾馆、饭店、超市、商场,既是一道四季的时令佳肴,也成为人们馈赠的佳品。

  【小小豆腐箱 鲁菜代表作】

  豆腐本是各地普通的食品,但唯博山人制作豆腐上有着独到之处。比如,点豆腐所用的凝固剂,既不用卤水,也不用石膏,而是用“酸菜”点脑,压制而成,质地结实细致,能切块、切条、切片、切丝、剁馅……过去有句歇后语叫“马尾巴穿豆腐——提不得”,可博山张家庄、杨家庄一带的豆腐,还真能用马尾巴提起来。

  在博山,有一道地方名菜叫做豆腐箱,据说此菜曾上过“御宴”。

  相传清朝咸丰年间,博山大街南头有位张登科,原在北京当厨师,回博山后在山头开了个“庆和居”饭 馆,就经营豆腐箱这味菜,一经顾客品尝,都啧啧称赞,从此在城乡内外传播开来。其制作方法一般是将豆腐切成一寸五分宽的长方块,用油炸至金黄,取出晾透,从一侧面切开勿断,与另一面相连形成箱盖,再将豆腐瓢挖出成为箱形,填入荤馅或是素馅,填实后用粉糊粘口,装盘摆成塔形,上笼蒸透后加上海米、木耳、水笋、醋盐等勾芡,烧成酸咸可口的汤汁,撒上韭黄或蒜黄末,浇在豆腐箱上即成。

 【 鱼汤咂三遍 定是博山人】

  吆喝厨师咂鱼汤,必定是山东人;吆喝再咂一遍的,必定是淄博人;喊着咂三遍的,一定是博山人。”原博山区档案局局长王济世讲述的这个笑话,证明了咂鱼汤(也说“砸鱼汤”、“杂鱼汤”)在博山人心中的地位。

  博山的地方名小吃也很多,但属一吃多用、巧做新味,咂鱼汤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此菜妙在废物利用,物尽其用,汤料更鲜,味上加味,但鲜而不俗,令人拍手叫绝。”王济世说,这汤中的调味品,不外乎食糖、料酒、食醋、胡椒、味精等,辅料有香菜、鸡蛋花,上档次的可加入海米、木耳一类的山珍海味,这样一来,新上的鱼汤味道鲜美,酸甜醇口,下酒佐餐均受欢迎。

  咂鱼汤之举,源自何时无从考证,博山虽然号称“山东第二泉城”、“孝水中流,清泉绕屋”,山清水秀,但当地河中除了少许泥鳅小鱼,所食鱼类或来自沿海,或来自周边湖泊,或来自黄河岸边,在过去,正规的宴席上能有一尾鲤鱼就算是上品之物了,也许正因如此,才萌发了人们惜物如金的尝试。至少这些年来,人们一直有着吃咂鱼汤的习俗。

 【 家家半把刀 博山美名扬】

  博山饮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经过世代厨者的薪火相传,相互借鉴,学习交流,博采众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博山菜”品牌。博山菜以其做工精细,色、香、味、形、意俱佳,内涵丰富而誉满齐鲁大地,称为鲁菜五大派之一。

  博山区服务业办公室主任李玉君介绍,在博山,有“家家半把刀”的说法,意思是,只要是博山人,不管他是不是烹饪大师,都能拿得起菜刀做几道地道拿手的博山菜,正是有了这样丰富的人文基础,博山菜的名声在外。目前,博山已拥有34道中国名菜,13道中国名点,有17个中华名小吃,47个山东名小吃,57个淄博名小吃,89个博山名小吃,其中,博山豆腐箱、博山香酥牛肉干、石蛤蟆水饺、聚乐村“四四席”(主题特色宴)荣获山东省“到山东不可不吃的100种美食”,清梅居香酥牛肉干手工技艺被批准公布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翻开博山风味小吃的食谱,豆腐箱、烧肉、酥锅、菜煎饼、油粉、白煮羊肉、芝麻肉烧饼、油酥饼、八宝粥杏仁茶、炸三芽(花椒芽、香椿芽、薄荷芽)、石冠五小笼蒸包、苏家烫面包、炸香油馓子、冷麻子江米糕、博山烧锅、白家丸子、香酥牛肉干、酱牛肉、布袋鸡、锅烧肘子、酱烧奇鱼头、鸡汁干贝、炸春卷、烩什锦、麻花牛肚、红扒牛掌、蝴蝶海参、碧绿竹荪卷……都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幅丰富诱人的美食画卷。

  

靠圃女青年(2014-10-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