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美食之爆炒羊羔肉

家乡区县: 石嘴山市平罗县

爆炒羊羔肉
爆炒羊羔肉是一道传统小吃,宁夏各地均有制作,尤以平罗的制作独具特色,知名度较高,故又称平罗羊羔肉。
原料:羊羔肉、芹菜、粉条、红辣椒、葱、精盐、味精、植物油。
制法:炒锅中放入适量植物油,将剁成块的羊羔肉下入锅内用旺火煸炒,边炒边加入芹菜、粉条等配料,炒至羊羔肉断生即成。吃时,可佐以米饭。特点:色泽红亮,肉质软嫩,滋味醇厚。
清雍正四年(1726年)至七年(1729年)开凿了惠农渠(又称皇渠或黄渠)和昌润渠并招户屯垦,使得黄河西岸、唐徕渠灌区以东的宁夏北部大片荒地得到开发。黄渠桥修建于1732年(清雍正十年),这是一座三孔石拱桥,全部用大块石头砌成。黄渠桥镇就是根据这座桥而得名的。黄渠桥镇是宁夏历史名镇,地处银北交通要道,距平罗县城15公里,109国道穿境而过。 爆炒羊羔肉在宁夏各地均有制作,尤以黄渠桥这个地方制作独具特色,知名度较高。在这个小镇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主营爆炒羊羔肉的餐馆,声名远扬的黄渠桥爆炒羊羔肉已飘香了近百年。据《平罗食品志》记载,在民国时期,黄渠桥金保国的忠兴饭馆、周干臣的益顺居饭馆就有羊羔肉出售。 正宗的黄渠桥羊羔肉做法独特。黄渠桥爆炒羊羔肉的选材、用料都十分讲究。在羊羔选择上,平罗名厨王建国师傅指明:一般选择7. 5公斤至10公斤重的羊羔。羊羔太小,肉嫩无味;羊羔太大,肉老不嫩。烹制黄渠桥羊羔肉,主要是在“爆”的基础上,兼用“焖”和“烩”的手法。大火爆炒,让香味进入肉中,使菜肴鲜嫩可口,香味四溢,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
做法是:先将羊羔肉切成三厘米左右的方块,清水浸泡两小时,炒勺放于火上,倒入胡麻油适量,烧热后放入肉块煸炒八分钟,待羊羔肉呈棕红色时,再放入粉条、适量葱段、蒜苗、精盐、花椒水、酱油、姜片、辣椒片、香醋,然后再翻炒几下,加入高汤少许,加盖焖大约20分钟,出锅装盘。
这道菜品的特点是:色、香、味、形俱佳,肥而不腻,色泽棕红,肉嫩味香。烹制好的优质羊羔肉,既有鸡肉的清香,又有兔肉的软嫩。另有传说,黄渠桥附近有口井水的PH值略呈碱性,在黄渠桥吃饭的外地人一般喝不习惯他们那里的白开水,味道比较涩,除非泡茶。但是就是这种水造就了黄渠桥的羊羔肉,黄渠桥的羊羔肉在切好以后需在这种水中冷浸除去血水,泡过的羊羔肉不但全无膻味,而且肉质鲜嫩无比。 黄渠桥因爆炒羊羔肉而声名远播,爆炒羊羔肉因黄渠桥而誉满天下。创制黄渠桥羊羔肉的马少彰已经故去,手艺传给了儿子马忠民。从1996年到1998年,黄渠桥一条街几乎都是做羊羔肉生意的,店面有100多家。大浪淘沙到现在只剩下30多家了。以周家、马家经营年代较长的餐厅最为出名。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2014-10-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