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听说我是黄梅人后让我唱段黄梅戏听听,每次我都很惭愧的说我不会。我爷爷很喜欢听戏,有时候也会哼上几句,小时候爷爷经常带着我去戏台看戏,所以对黄梅戏还是有所了解的。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现在已经发展成对全中国有影响力的剧种,并扬名海外。2006年黄梅戏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梅戏的鼻祖是邢绣娘,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人。她出身贫寒,自幼聪明伶俐,乖巧可人,喜爱歌唱,且歌喉婉转,音韵悠扬,她的演唱别具一格,深受民众喜爱,她曾经四次为乾隆皇帝献艺,并获得了“黄梅名伶”的御赐墨宝。
黄梅戏听起来委婉悠扬,腔调好听,耐人寻味。 黄梅戏的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辞店》、《玉堂春》《西楼会》、《纺棉花》、《秋千架》等等。
小时候总是觉得黄梅戏唱的太慢,但是只要认真观看,便能体会到另一番滋味,让你觉得黄梅戏是真的值得一听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