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是四水相汇的地方。来到四会,就一定要去我们的贞山风景区,那里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与大自然接触。
贞山位于四会市城区的西南面3公里处,山高649米,风景区内林木葱茏,山清谷幽,清泉瀑布……这一定不是说说而已,请继续往下看,你一定会想要来的!唐朝年间,贞山原名广正山,因有“文氏贞女在此升仙”之说而改名贞山。
据传说,贞山下姚沙乡的一个小村,有一对年过半百的恩爱老夫妻,唯独无儿女,未免有点美中不足。一天晚上,夫妻俩刚入梦乡便隐约看见一朵雪白的荷花,顿觉满屋异香。不久,妻子怀孕,十月怀胎,生下女婴,夫妻甚是高兴。女孩满月时,邻村一个老朋友带着娇妻及三岁的樵哥前来庆贺,两家人还当众替子女订下婚约。转眼十余年,两家人见儿女已长大成人,便着手筹备婚事。不料,樵哥上山砍柴被虎所害,两家人便是悲痛欲绝啊。樵父更是一病不起。樵母也因哭干了眼泪盲了眼。文姑娘目睹樵家惨况,便披一身白衣,毅然过门樵家,服侍婆婆,并挑起生活重担。文姑娘之义举、品德,有口皆碑。但是,当地财主的几个纨绔子弟见文姑娘长成窈窕淑女,便心怀不轨,曾有一次闯入屋里想调戏她,文姑娘手握剪刀,痛斥其非,几人只好怏怏而退。然而,他们并不死心,后来以催租迫债为由,欲要文姑就范。文姑只得到广正山躲避。时日一长,还是被那几个人发现并进山企图施暴。文姑见状急步登上潭边石崖,义正词严地呵斥他们:"宁死不从,休想辱我!"然后纵身跳下深潭。突然,狂风骤起,电闪雷鸣,暴雨倾泻。那几个无耻之徒,被吹得跌跌撞撞,滚下山去。雨过虹现,文姑遗体安然地躺在潭上,如同熟睡一般;而那几个无耻之徒却焦头烂额,横尸山野。村人见状,既惋惜文姑之不幸,又庆幸歹徒不得好死。大家正欲下潭捞起文姑遗体的时候,骤闻仙乐齐鸣,众仙姑乘着彩云飘然而至,将文姑托起,然后飘然西去。不一回,天空飘下一张黄纸, 书曰:"贞山一片石头白,一片贞山白石头;人为多情头发白,贞山头白为谁愁?"后来,广正山便更名为贞山,文姑跳潭处名贞崖。朝廷获悉此事,皇帝下旨册封文姑为"文氏贞仙"。四会县衙也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在贞山谷口择地建祠,名曰"贞烈祠",又名"仙女坛"。祠为道观式,供奉文姑金身塑像,由道士住持,一千多年来,香火不断。
“江头渔火分外娇,绥江弯弯卧长桥。堤园平湖添胜景,贞山琼楼乐逍遥。”这首诗描绘的是四会的美景。 近年来,四会市抓住两广六市建设无障碍旅游区的机遇,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景区、景点的品位,切实抓好四会市旅游规划,以八大功能区域形成的大贞山旅游区,成为了四会的特色旅游区。
贞山,这片由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小桥、流水共同组成的如诗如画般的大地,成为了南粤大地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如果你想要来,我可以做您的免费导游哦,谢谢关注!@梧桐子微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