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县衙署设户房,掌管宣城市田赋、税收、俸饷、仓库、会计等事项。民国初期,县公署设财政科,统管宣城市财政税收。民国12年,1923设地方财政局,专司地方财政收支工作。民国19年,19307月,改地方财政局为地方财政管理处。次年6月复称财政局。民国22年,19335月,更称财务委员会。民国25年,19368月,财务委员会改称县府第二科,内设科长、科员、事务员、录事计8人。
解放初期,宣城市人民政府设财政科,主管宣城市财政预算、审计、农业税征收等工作,配干部11人,其中旧职员留用2人。1950年12月,增设农税科,专管农业税征收。1952年7月,农税科与财政科合并为财粮科,共配干部40人,内设农税、行财、预算3组和公产管理委员会。1954年增设“推销经济建设公债办公室”。1955年5月,改称财政科。1960年,改称财政局。1966年9月,财税合并,改称财税局。1969年2月,改称工商财税管理站。1970年9月,撤站设局,复称财税局。1978年12月,财税分开,仍称财政局,迄今未作变更。1987年,县财政局内设人秘、企业财务管理、农业财务管理、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以及预算、纪检、国库券推销办公室、中华会计函授站等9个股室。下辖38个乡,镇财政所。宣城市财政干部168人,,其中具有大、中专学历的36人,高中文化程度的84人。
2012年,宣城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37.6亿元,比上年增收19.0亿元,增长16.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6.9亿元,比上年增收18.5亿元,增长27.2%,其中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完成11.1亿元,增长0.5%;营业税完成20.2亿元,增长15.7%;企业所得税完成3.9亿元,增长3.9%;个人所得税完成1.2亿元,下降0.8%。宣城市财政支出178.4亿元,比上年增加36.7亿元,增长25.9%,其中,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9.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8.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下降1.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1.1%,城乡社区事务完成支出增长42.9%,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8.0%,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8.6%。
农业
民国5年(1916年)宣城市有农田1112988亩、园圃105363亩、桑田3908亩、茶田14117亩。民国8年,1919,有耕地1242282亩,其中荒数为257020亩、微收面积985262亩;民卫合计耕地1311050亩。民国22年,1933,有耕地1311049亩,其中熟田1028195亩、荒地282854亩,人均耕地2.72亩。民国28年,1939,有耕地1268400亩,人均4亩。
1951年土改结束时耕地总面积为1081235亩。50年代由于垦荒造地,耕地面积有所增加。60年代后,因公路建设、水利兴修等因素,耕地有所减少。1971年初,划出8社2镇归属芜湖县领辖,减少耕地188878亩。1982—1985年,国家基建占地903亩、农民建房占地2078亩,年平均减少745.25亩。[11]
1982年,宣城市剩余劳动力有82000余人,占总劳力的30%以上。1984年养猪1560头,除五保户外,户均养猪5.4头,人均1.43头,最多一户养猪24头;全年养猪收入20余万元,户均660元,人均170多元。成为宣城市重点生猪生产基地。
2012年,宣城市粮食种植面积230.1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48.7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1.0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1.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6.1千公顷。
2012年粮食总产量130.4万吨,增长5.1%。油料产量11.9万吨,增长5.4%。棉花产量1.2万吨,下降10.1%。烟叶产量1.4万吨,增长15.9%。茶叶产量2.9万吨,增长10.8%。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胡伟红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hwh_dzsw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胡伟红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88884043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