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乡山西省临汾市

家乡区县: 山西省曲沃县

     曲沃县名始见于西周初期,《诗经·尔雅》中记载,“有沃泉(今景明瀑布)悬出,九曲而入浍、汾,取其曲、取其沃,故名曲沃”。[1] 西周穆王年间(约前10世纪),晋成侯徙都曲沃(今县城西南1公里处),历成、厉、靖、釐、献五世。周平王二十六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其叔成师(桓叔)于曲沃,号称“沃国”,历桓叔、庄伯、武公三世。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武公灭晋自代,定都曲沃。周惠王九年(公元前668年)献公迁都于绛。历献、惠、怀、文、襄、灵、成7公。简王元年(公元前585年),景公迁都于新田(今侯马)。历景 、厉、悼、平、昭、顷、定、出、哀、幽、烈、孝、静13公。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分晋,曲沃属魏。秦,置绛县,曲沃属之。东汉,改绛县为绛邑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曲沃县。1958年11月,撤销曲沃县,划入侯马市。1963年5月,恢复曲沃县建置。1971年,由曲沃县析出5个公社建侯马市。

(1)地形

      曲沃县地处侯马断陷盆地东部,受地壳造山运动影响,北部塔儿山、南部紫金山隆起,形成两山夹一盆地的地形单元。盆地呈东西向展布,大部为冲积平原。

(2)地质

     曲沃县境内除南北两山出露基岩外,其余主要为黄土所覆盖。山区出露地层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等。盆地中隐伏断裂、褶曲、火成岩体发育,并伴随有新构造运动发生。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的差异,各地隆起沉降不均匀,北、东、南部高,西部低。[6]

(3)气候

     曲沃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 曲沃县气候条件干燥寒冷,雨雪稀少;春季干而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据历年(1997-2005年)观测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2.6℃。冬夏温差大,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2.6℃,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2℃,冬夏温差28.8℃。1966年6月21日出现最高温度达42℃。1991年12月28日,最低温度达-22℃。正常情况下十月下旬最低温度降至0℃以下,次年四月上旬升至0℃以上。最大冻土深度52厘米,出现于1977年,积雪最大17厘米,出现于1990年。降水主要集中于7-9月份。降水量按四季划分:夏季占44.5%;秋季占30.9%;春季占19.9%;冬季占4.7%。曲沃县光热资源丰富,年光照时数为2387.8小时,最多年为2804.6小时,最少年为2050小时。每年大于0℃的积温达4300度。

(4)矿产资源

      截止到2005年曲沃县境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钼、铁、金等金属矿产以及煤、石灰石、蛭石、花岗岩、大理石、石英岩、水泥灰岩、地热等非金属矿产。其中:煤、铁、石灰石、花岗岩、水泥灰岩、地热蕴藏量占有量较大。煤分布于杨谈—里村—太子滩一带,储藏量6.8亿吨。铁分布于垆顶山—乔山—塔儿山一带,储藏量1429万吨。石灰石分布于乔山—垆顶山—紫金山一带,储藏量3.2亿立方米以上。花岗岩主要分布于乔山—垆顶山一带,储藏量约15万立方米。水泥灰岩主产于乔山、垆顶山,储藏量3000万吨。

(5)生物资源

      截止到2005年曲沃县植物有包括松科、云杉科、桦木科等在内的40余科,一共约400种。目前尚存动物有的有:狼、赤狐、狍子、兔狲、獾、猞猁、黄鼬(黄鼠狼)、艾虎、松鼠、岩松鼠、田鼠、花鼠、中华鼢鼠、鼹鼠、穿山甲、蝙蝠、剌猬、金雕、鸢、雀鹰鸮、白头翁、戴胜(臭姑鸪)、啄木鸟、斑鸠、原鸽、杜鹃、喜鹊、云雀、麻雀、山麻雀、燕雀、金翅、鹪鹩、莺、乌鸦、红嘴山鸦、燕、雁、翠鸟、石鸡、灰头鹀、雉鸡、鹌鹑、鹤、鹳、鹭鸶、鹀、青蛙、水蛭、中华大蟾蜍、蟹、樗鸡、蜘蛛、蜥蜴、蛇、蚯蚓、蚰蜒、蜈蚣、壁虎(守宫)、地鳖(簸箕虫)、蜣螂、斑蝥等。

火焰中的蔷薇(2014-10-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